蘋菓西打「不明沉澱物」遭下架回收 興訟請求撤處分敗訴

2025-05-04 20:04 / 作者 中央社
衛生局當時封存逾4萬罐蘋菓西打。桃園市衛生局提供
老牌食品廠大西洋飲料旗下知名飲料蘋菓西打,因出現不明沉澱物,遭令限期下架回收銷毀。飲料公司興訟,主張短期倉促下架,造成鉅額損失違反比例原則,請求撤銷處分,遭判敗訴。

全案緣於,民眾檢舉蘋菓西打出現不明沉澱物。桃園市衛生局民國112年4月21日赴廠房稽查,發現沉澱物、生產製程缺失,已命有疑慮產線停止作業並限期改善;針對已出貨銷售的成品下架回收部分,移請總公司所轄的衛生局(新北市衛生局)辦理。

新北市衛生局112年4月21日也赴轄區超商、賣場等6處稽查採樣送驗,經初步查驗,白色沉澱物以顯微鏡觀察,疑似酵母菌體型態。

新北市政府審認產品,不具正常且合理可接受的性狀及色澤,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同年5月12日作出原處分並發函令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於同年5月16日前將涉案等產品完成下架,並於同年6月2日前回復下架回收總量及提具銷毀計畫書。

大西洋飲料公司不服處分,循序提起行政訴訟,主張被要求於急迫時間內倉促將產品全面下架,造成鉅額損失,違反比例原則,而且公司自行在通路抽驗產品並無沉澱物或混濁,送驗報告在菌類、微生物等檢驗均呈現陰性,請求撤銷處分。案件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

法院認定,新北市衛生局抽驗產品均以黏貼封條,放置在採檢箱時溫度,以及送至衛生局檢測時溫度相同,檢驗產品同一,並無受溫度改變而影響狀態,且衛生局使用直接觀察、鏡檢鑑別的檢驗方法符合規定,新北市政府以原處分令限期下架回收及提具銷毀計畫書,並無違誤。

法院指出,公司自行送驗產品未見白色沉澱物及菌類、微生物等檢驗呈陰性部分,因本就與新北市府抽驗樣品不同,無從為有利於公司的認定。

判決書提及,違反食安法案件已有前例,即2000ml蘋菓西打產品於107年6月起開始陸續有大量消費者客訴產品變質,卻仍持續產製並將已變質產品對外銷售,致多人腹瀉;經查為生產線遭污染並孳生酵母菌等,導致產品變質,時任總經理孫幼英遭判刑6月確定。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