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別拿荷包開玩笑!暑假「好奇」吸一口 代價恐慘罰1萬元

    2025-07-18 13:16 / 作者 游騰傑
    電子煙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暑假是青少年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電子煙誘惑多的時候。調查顯示,電子煙使用率雖略有下降,但國中及高中職生仍有3.2%和6.3%曾使用。國民健康署提醒學子,國內已全面禁止電子煙,抽電子煙最重可以開罰新台幣1萬元,切勿因「好奇」、「朋友慫恿」或覺得「沒有菸臭味」就嘗試電子煙。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人及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統計,113年成人電子煙使用率1.0%較111年(1.4%)下降,113年大專生使用率為3.8%較111年(5.3%)下降。112年高中職生、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為6.3%、3.2%,亦較110年(8.8%、3.9%)下降,最近一次取得電子煙主要來源為「家人親戚同學或朋友免費給的」、「網路販售平台上買的」及「跟同學或朋友買的」。

    近年電子煙興起,加上菸商往往宣稱危害較低,容易使人掉以輕心。尤其暑假假期來臨,青少年、學生與同儕出遊或外出時,更容易因好奇或受影響而嘗試。國健署呼籲學子,應該拒絕誘惑,不接觸電子煙,才是保護自身健康的最佳選擇。

    為維護國人健康,菸害防制法自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後,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之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製作廣告、接受傳播或刊載)及使用。國健署呼籲家長關心孩子是否有使用或攜帶電子煙的行為,多加留意平時網購消費習慣,避免染上菸癮又傷身,並提醒民眾出國旅遊應注意菸害防制法規定,不論是自用、幫親朋好友代購,切勿攜帶電子煙或加熱菸入境。

    國健署另特別呼籲青年朋友,避免因使用、供應(如提供親友)、販賣(包括網路販售、面交)或傳播(如分享使用心得)電子煙而觸法。依菸害防制法規定,除對製造或輸入業者、廣告業或傳播媒體業者有重罰外,供應類菸品或其組合元件,處新臺幣1萬元至25萬元罰鍰;使用類菸品者,處新臺幣2千元至1萬元罰鍰。提醒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依科學實證顯示,電子煙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兩者的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已對青少年形成嚴重的健康危機,為我國菸害防制重大議題。國健署提醒青年朋友應謹慎小心,切勿被菸商的謊言及亮麗的行銷手法欺騙,或因其他人推薦,而輕易嘗試使用。

    國健署提醒各位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以下情形,就有可能正在使用電子煙:

    一、不明的裝置:孩子書包、床鋪、衣櫃、身上藏有不明用途的電子產品或充電器(電子煙)、金屬線圈(電子煙組件)、裝不明液體瓶罐(煙油瓶)或液體匣(煙彈)。
    二、不明的氣味:孩子房內、衣物及身上有他們難以解釋的甜味及水果味。
    三、不明的花費:孩子零用錢或打工收入消耗快速,或有不明用途的網購。
    四、驟變的行為:孩子情緒及行為發生變化、或頻感頭痛噁心,因為電子煙油的尼古丁會影響大腦系統導致行為衝動、學習困難、暴躁易怒、焦慮不安、情緒起伏等。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