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歲女師健檢發現肺結節「放著不管」 1年後「肺葉布滿腫瘤」變癌末

    2025-08-11 12:08 / 作者 駱肇樑
    醫師魏智偉分享,許多民眾忽略追縱重要性,最終不幸轉為肺腺癌。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健檢時若發現身體有異狀,即使未出現症狀,也千萬不能輕忽!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分享,一名年約30歲的國小女教師健檢時發現肺結節,當時因為沒有出現症狀就未太過在意,不料隔了一年左右,卻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甚至爬樓梯也會喘,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罹患肺腺癌末期、轉移到全身多處。

    魏智偉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該名年約30歲女教師先前做學校提供的健康檢查時,加錢自費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當時即發現肺部有結節,且呈現「毛玻璃狀」,報告中也建議定期追蹤。不過由於當時沒有出現症狀,該名女教師就未太過在意,不料過了一年左右,卻出現輕微咳嗽、胸痛及爬樓梯會喘等症狀,於是便前往醫院檢查。

    想不到拍了X光檢查後,卻發現女教師雖然僅只30歲,兩個肺葉卻布滿腫瘤,後續進一步檢查時,發現腦部、腎上腺等處都出現轉移的病灶,已是肺腺癌末期。

    魏智偉提醒,做完胸部檢查後,務必要留意兩處,第一個是結節的大小,弱勢小於0.5公分,只要定期追蹤2年左右,確認大小沒有變化,那就是良性的病灶;不過結節若超過1公分,通常醫師就會強烈懷疑可能有惡性的變化。

    魏智偉進一步指出,若僅僅是鈣化,通常邊緣會比較乾淨,但若是發炎或惡性的病灶,就會向周圍侵犯,呈現「像毛玻璃、霧霧的」形狀,且跟血管有連結,這時就務必做診斷性切片。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