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邱泰源。游騰傑攝
美國傳出擬對進口藥品課徵高達250%關稅,恐引發全球藥價連鎖上漲。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4)日表示,台灣已啟動四大措施因應,包括強化供應預警、提升藥品儲備、確保藥價合理與鼓勵在地生產,並要求廠商製劑須備3個月、原料藥6個月存量,確保民眾用藥無虞。
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衛環委員會今召開「美國針對進口藥品、原料藥課稅對我國產業造成影響」專題報告,邱泰源會前受訪指出,因為外界的變化,特別是美國關稅的一個變化,一定要穩固台灣供藥的穩定性和價錢的合理性,衛福部為此啟動四大措施。
邱泰源指出,第一個是「強化供應的預警」,特別針對必要藥品,如果有短缺的話,馬上有一個平臺來做監測,第二個則是「提升藥品儲備」,正在積極處理,第三個則是「藥價要合理」,不管是在食藥署,還是在健保署,目前都有一個完整機制,使藥價合理,倘若成本增加,也有適當的管道來處理。
談到第四個措施時,邱泰源一度語塞,似乎一時忘詞,所幸食藥署長姜至剛在旁即時「救援」,提醒是「鼓勵在地生產」。邱泰源連聲回「對、對」,並補充說明,正推動鼓勵在地國產,包括學名藥跟生物相似藥。
他強調,透過上述四大措施,可穩固台灣供藥的穩定性,就不怕外界變化。邱泰源也特別指出,在「提升藥品儲備」部分,已請國外許可證廠商要備妥藥量,製劑要3個月,原料藥要有6個月,以確保供藥的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