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秀林鄉「論人計酬」試辦成效佳!衛福部開始擴及全台9鄉鎮

    2025-09-02 10:43 / 作者 游騰傑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健保署代理署長龐一鳴今(2)日出席「APEC建構以人為中心的整合式健康照護工作坊」。游騰傑攝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與健保署代理署長龐一鳴今(2)日出席 「APEC建構以人為中心的整合式健康照護工作坊」。龐一鳴指出,健保署在花蓮縣秀林鄉試辦的 「論人計酬」全人醫療整合計畫成效顯著,因此自今年1月起已擴大至9個鄉鎮區域,分別為:花蓮縣秀林鄉、連江縣北竿鄉、桃園市復興鄉、嘉義縣大埔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投縣信義鄉,以及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與茂林區。

    龐一鳴表示,該計劃今年114年度預算為3億元,預估各區匡定照護人數約3萬人,自114年1月擴大試辦,目前包含6個分區、9個鄉鎮區域,分別為:花蓮縣秀林鄉、連江縣北竿鄉、桃園市復興鄉、嘉義縣大埔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投縣信義鄉,以及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與茂林區。

    林靜儀指出,台灣過去多以病人為中心,並結合家庭與共同照顧單位推動照護,但若僅針對單一疾病採取「論案計酬」方式,仍有改善空間。她進一步指出,家庭醫師計畫近年已不斷升級,未來目標不僅是提升照護量能與普及性,同時提升照護品質,鼓勵醫療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像是今年就積極推動,未來將會運用AI進行疾病風險預測與資訊整合,讓病人在「健康存摺」中能自我管理健康,醫師亦能及早掌握高風險個案。

    林靜儀透露,健保署去年已與Google Cloud合作,運用其運算能力建立預測模型,期望未來能幫助病人與醫師共同改善健康狀況,這項工作目前正持續推進中。

    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田惠文表示,在台灣的偏鄉與原住民地區,提供健康照顧需要的不僅止於臨床治療,更需要文化理解與社會整合,像是台灣最大的山地原住民即為秀林鄉,就率先開創了一個以文化為基礎的全人整合照護模式,透過將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長期照顧、心理健康及社區網路相互連結,包括整合醫科與牙科服務,將口腔健康融入常規外展服務與共同照護計劃中,秀林鄉衛生所發展出一個既尊重文化又具永續結構的共榮系統。

    總統賴清德曾在今年4月的 「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上指出,健保實施已逾30年,支付制度必須重新檢討。他因此提出健保改革,應由健保各分區各自管理自己收到的健保費,達到「各收各管」,並以花蓮秀林鄉的 「論人計酬」試辦計畫為例,指出其成功之處在於以人為中心,讓病人獲得更完整的照護,同時兼顧健康促進。他也提醒,健康不僅僅是個人的課題,更與環境品質、空氣污染及淨零減碳等密切相關。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