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南部克勒拉省爆發立百病毒疫情。路透社資料照片
在南亞的孟加拉和印度,近期有多起「立百病毒」感染案例,遠在東北亞的南韓已經立百病毒列為第一級傳染病。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今天(9/9)在交接典禮上表示,未來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立百病毒是致死率極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逼近現今剛果流行的伊波拉病毒,呼籲疾管署要落實他國入境檢疫。
是否要效仿南韓提升傳染病等級,陳秀熙表示,現階段傳染風險較低,但一定要嚴格把關。尤其是境外移入的監測特別重要,立百病毒的潛伏期約4至14日,他建議,疾管署和農業部應嚴格管制,落實印度、孟加拉入境旅客的豬肉相關產品,落實聯合檢疫。
羅一鈞表示,立百病毒已是熟知的病毒,在國內外都清楚傳染途徑,目前疫情集中在印度、孟加拉一帶,有零星案例出現在馬來西亞。國內過去就有立百病毒的監測方式,可協助通報、檢驗。未來若發現國際疫情有明顯變化,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升級為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官網也詳細記載立百病毒傳播方式,主要分為3種。一、宿主狐蝠屬傳染豬、馬、羊、貓等動物,再傳染給人類。二、人類食用到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樹汁。三、有限的人與人間傳播。根據孟加拉和印度的案例可得知,立百病毒會經由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引起人傳人的案例。
陳秀熙表示,立百病毒是由果蝠,或稱狐蝠傳染給豬隻,間接傳染給人類,且人與人之間也有體液、呼吸道傳播風險,南韓對立百病毒採取嚴格監視措施,主要原因是南韓曾受人畜共通傳染病Merse威脅,加上與印度、孟加拉往來頻繁,才會提升傳染病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