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史迪爾氏症=發燒界變色龍!重症醫揭:看似感冒卻引免疫風暴

    2025-10-14 12:40 / 作者 綜合中心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發燒原因很多,有時並非只是感冒。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近日因抱病上班,不幸猝逝的消息引起各界關注。有報導提到,她疑似患有罕病「史迪爾氏症」,以致免疫系統等失能等等。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提醒,4種類型疾病如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非感染熱源,容易發燒致命,而史迪爾氏症候群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看似感冒,卻可能是全身免疫風暴,他也強調「不是每一種發燒,都能靠多喝水、退燒藥方法解決。

    黃軒今日在臉書上提到,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報告紀載,2023年全球每六起實驗室確診的細菌感染,就有一起對常見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2018至2023年間,監測的病原、抗生素組合中,超過4成出現上升趨勢,因此,民眾舊時信奉的「打一針就退燒、吃一顆藥就會好」觀念需要轉變,因為真正可怕的不是發燒,而是藏得很深、很容易奪命的原因。

    黃軒提到,當高燒查不出原因時,「感染還是兇手」的機率最高,但它比十年前更會躲、也更難治。他舉出4種最常見也常被忽略且延誤的致命疾病:

    一、感染(約30–40%):最常見也最能奪命,譬如有肺外型結核、心內膜炎、肝膿瘍/侵襲性克雷白氏菌,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如EBV/CMV/HIV)。

    二、自體免疫/發炎性疾病(約20–30%):最會偽裝
    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AOSD)、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或血管炎群組等

    三、惡性腫瘤(約10–20%):癌症也會發燒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腫瘤壞死熱等

    四、其他:藥物熱、甲狀腺風暴、腎上腺危象、深靜脈血栓(DVT)/肺栓塞(PE)等等

    黃軒提醒,當民眾察覺到身體「高燒持續+體重明顯下降」、「夜間盜汗或睡到一半被熱醒」、「肝脾腫大、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鐵蛋白Ferritin > 10,000 ng/mL」、「體溫有規律高峰、同時肝功能異常」就必須提高警覺,趕緊就醫,並配合醫師問診、打影像、驗血、聯合會診,畢竟一旦懷疑免疫或腫瘤性,與風濕免疫科、血液腫瘤科「同桌作戰」,因為錯過時點就可能點燃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s storm),「在所有原因中,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看似感冒,卻可能是一場全身免疫風暴,真正懂得的人,能在千絲萬縷中,看出那條燒紅的線索。」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