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舉行健保補充保費擬修法說明記者會。廖瑞祥攝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三大變革」,引發存股與定存族強烈反彈。石崇良今(6)日回應,這次改革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與公平付費精神,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也感謝「高股息、高股利者的貢獻」。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主動拋出,將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在「不調漲健保費率」的前提下,推動補充保費三大改革措施。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制」;單筆扣繳上限1千萬提高到5千萬;高額獎金扣費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石崇良表示,相關修法預計明年送案,目標在2027年正式上路。
其中,影響最受矚目的部分是股利、利息與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網路熱議與民眾不滿,許多定存族抱怨「利息才1.7%,政府還要再拿2.11%」,存股族也直言「股票貼息還要繳稅給政府!」質疑制度不合理。
對此,石崇良說明,由於過去是單筆繳交,但就會出現,如果有1000萬存款,拆成10張,就會變成1塊錢「補充保費都徵收不到」,所以這次導入年度結算機制,避免以拆單方式規避,也表示一旦調整補充保費,民眾多繳了二塊,政府也會多撥一塊進健保基金。
他也特別感謝「高股息、高股利者」對健保的貢獻,並指出近年台灣股市表現亮眼,不認為會影響到多大。石崇良強調,健保是台灣人最大的資產,在高齡化社會下,現行健保收入有高達75%來自薪資所得的上班族,補充保費僅占9%,為維持制度永續,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