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相關識別LOGO。翻攝臉書
衛福部近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修正草案,其中被網友熱烈討論的,就是「耳鼻喉科」擬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網友憂心以後感冒還可以找耳鼻喉頭頸外科看嗎?衛福部今天(11/19)指出,改名是為了與國際接軌,未來若經公告將更名,醫師證書或診所招牌不需更改,僅有新設立或更換證書才需調整。
修正草案的規劃中,衛福部新增「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2個部定專科,並將「耳鼻喉科」改為「耳鼻喉頭頸外科」。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感染及重症納入專科後,可透過醫師登記系統掌握人力配置,有助於疫情或重大災害時做人才調度與政策規畫,而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是為了符合國際潮流與其接軌。
劉玉菁說,「耳鼻喉科」改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是耳鼻喉科專科醫學會主動提出,他們認為改名較能符合國際趨勢,並與國際專業人士交流,耳鼻喉科醫師本來在訓練過程中,就有手術的訓練,包含切鼻息肉、燒灼術、口腔癌手術等,皆是耳鼻喉科的專業範圍。
對於網友的擔心,劉玉菁也說,耳鼻喉科名稱的變動,不影響耳鼻喉科的專業,感冒仍可尋求耳鼻喉科醫師的幫助,且更名後,已經掛牌的專科名稱或是醫師證書,不需要立刻更動,而是後續醫師更換醫院,或醫師新設立診所、專科證書到期需重新更換時,才會改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民眾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