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彭啓明。資料照。李政龍攝
台灣出現疑似非洲豬瘟個案,廚餘處理引發各界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10/23)受訪說,目前一天大概是2000多噸廚餘,有些縣市的清運管道還有去化是「有點辛苦」,這兩天一個一個縣市都在逐步協調當中,「如果一個縣市出了一個斷鏈的情況,那全台灣的影響就會很大」,他也呼籲源頭減量,要吃多少就煮多少。
彭啓明今天下午出席「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閉幕式」,會前受訪時針對廚餘議題,彭表示,密切跟農業部在合作當中。因為現在的廚餘,等於是廚餘不能蒸煮之後餵豬,所以大概有5天的時間,目前跟各縣市環保局在這1、2天內密切地在開會、研商,有些縣市是沒有問題,它的量能足夠;有些縣市它的清運的管道還有去化是有點辛苦,這兩天一個一個縣市都在逐步協調當中。
媒體追問,針對量這麼大,具體如何處理?彭啟明說,現在跟各個縣市環保單位討論的結果,第一點是希望能夠源頭減量,也呼籲大家要吃多少就煮多少,不要剩下一堆廚餘。這是環境部跟各縣市環保局一起來呼籲大家每個人減量,因為現在一天大概是2000多噸,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屬於民間每日家戶產出,大概有3、4成是屬於一般餐廳產製出來的,目前大多數大概六成都是當成豬的飼料來做使用,那目前第一個是源頭減量,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
第二個,彭啟明指出,因為廚餘要運送,所以如何去化,這個去化現在是環保局跟原來的清除體系做分工,會把它們運到一個清運的地點。第一點是把它肥料化,做成肥料,這是最主要的原則;第二個,如果沒有辦法變成肥料,希望能夠用掩埋或焚燒的方式,也要把水瀝掉,目前估計處理廚餘的量能是夠的。
他說,但是也想到未來如何進行?現在正在研商當中。因為現在有很多新的方法,像黑水虻,或者是循環經濟的方式來做處理。
最後,他指出,希望能夠一起共同找到未來新的方式,因為廚餘的量在台灣來說相對在全世界比例比較高,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來減,把廚餘的量能夠降下來。
而因豬瘟議題,彭啓明今天沒有辦法去高雄考察美濃大峽谷,國民黨立委還特別製作人形立牌,對此,彭說,也謝謝他們,自己都親自去看過他們看的點,基本上主要是當地的縣市政府要來第一線處理;環境部確有跟他們聯絡,也願意當地方政府的後盾。
彭強調,最重要的是,任何一個案件要把行為人找到;行為人找到,要負擔清楚的責任,不是政府要拿錢來清除,基本上最重要是把行為人找到,現在進入司法階段,所以也必須尊重檢調單位實際上的處理,把後面的犯罪的源頭整個找到,才是最重要。
對於是否有打電話給國民黨立委,他表示,自己都特別去跟他們講,因為今天他太多事,包含下午參加活動,早上要去開很多豬瘟的會議,因為其實從昨天開始一整天就開始忙這個豬瘟的事情,尤其是豬瘟的廚餘要如何去化。
他說,雖然一年台灣的廚餘量大概是 77 萬噸,但是一天整個加起來就是2000多噸,每天都有,如何去化?「如果一個縣市出了一個斷鏈的情況,那全台灣的影響就會很大」,環境部跟各個縣市,甚至也跟農業部把每一個程序都把它搞定清楚,花了很多時間,最難、壓力最大的是農業部,跟農業部、跟環境部一起來合作面對這個事情。
至於新會期有想說要去拜會,就是召委或者是相關的委員們嗎?彭啓明連稱「有有有」,現在都有跟他們密切合作,委員其實對環境都很關心,他也都已經開始在進行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