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大大的世界中,小小一個島嶼,在你懷中長大的阮,不曾放抹記……」開幕式上新舊台語歌一首一首唱著,電視機前87歲的林阿嬤,搖著頭跟著哼哼唱唱,聽著滅火器、李千娜的「新式台語歌」,直說不習慣,還以為在唱英文;但當吳晟誠懇地唸著詩作《全心全意愛你》,一字一句訴說對鄉土的熱愛,阿嬤忍不住低頭拭淚。
公視台語台開台,對七八十歲、只會講台語的阿公阿嬤而言意義非凡。(攝影/周筠羚)
根據「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有近七成台灣人是屬於父母其中一方是使用台語的「閩南裔」,但僅剩5.4%的民眾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台語,87.7%選擇平日用國語溝通,顯見台語之式微。
繼2003年成立客家電視台,2005年原住民族電視台開播,公視台語台走過風風雨雨,終於在本月初正式開播,為台語文化注入新血液。台語台到底有何特別?儘管線上也有主打以台語為主的電視台,但往往怕民眾「看無」,時常參雜國語,台語台是唯一全時段使用台語的電視台,甚至連新聞標題、字幕還有播報,皆使用標準台語,詮釋真正的「全台語新聞」。
公視台語台是第一個全時段台語的電視台。(圖/翻攝自公視台語台臉書)
彰化林阿嬤中午接到孫子的電話,說14台是「全台語」,要她有空可以看一下。她抱著嘗鮮的心情,打開公視台語台,沒想到就這樣看了一個下午的宋江陣歷史。她還沒來得及吃晚餐,興奮地向孫子報告:「真的全都是講台語捏,你知道那個宋江陣嗎?我今天看到它的歷史喔,那個梁山泊的宋江啊……」
自此林阿嬤彷彿看見新世界,天天都在台語台「學習新知」。孫子回家問這台好看嗎?她認真地點了點頭,直說「有了這台變得很忙」,常常沒時間做家事。有什麼好忙的?阿嬤認真數著,早上有歌仔戲,而且每天都不一樣,還有中午、晚間新聞,什麼亂買菸、韓國瑜爬樹,要看的太多,很忙的。
雲林75歲的張阿公,不識字也不會講國語,英文更是完全不懂,但他總喜歡轉到BBC看外國人播新聞,或是盯著Discovery頻道的《動物星球》猛看。沒想到台語台也有用台語介紹的外國動物節目,讓他很是感動,眼眶泛紅,一邊笑一邊炫耀:「我也看得懂外國節目了!」
不過看著看著,張阿公總覺得奇怪,單元結束了,「這台怎麼都沒有賣藥?」他說,平時看台語節目,都會有很長很長的藥物廣告,怎麼這一台都沒有?一旁兒子認真解釋公視是國家的,沒有廣告,他還是不相信,直到看了兩個小時都沒有出現什麼龜鹿二仙膠、骨力,他才對著老伴頻頻直嚷:「你來看這個台語台,真的,真的都沒有在賣藥欸!」
公視台語台也會教導台語文正確用法,讓不少中年人也覺得很受用。(圖/翻攝自公視台語台臉書)
「昨天我看到在講歷史,但那都是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事,以前真的很苦,戒嚴、白色恐怖都是真的,你們說的歷史,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呀。」林阿嬤說,以前固定可以看的節目就只有那幾個,其他不是台語都聽不懂,假日也都是重播,看了又看,很無聊,有了台語台真的「很醋味」。
「我們會講台語,但不知道怎麼純正的講,我看台語台會有國字,教你怎麼寫、怎麼正統地唸。」張阿公57歲的兒子說,就算自己從小說台語,還是有很多不熟悉的用詞,像是指南針叫「子午針」等等,看台語台讓他了解更標準的說法,也滿好的。
不過他補充,如果滿分十分,現在的台語台只有兩分,因為周遭大部分的人還是不知道有這一台,自己是看到公視有廣告才知道,這樣很可惜,應該要多多宣傳才是。而且很多節目是公視原先的內容以台語重播,應該要更豐富,多加入民俗和在地的元素,像是廟宇、神明的歷史和習俗等等,「我是有期待啦,希望之後可以越做越好,讓更多人來聽台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