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稱涉及詐騙假釋,還要大家想賺錢可以找他,引發網友撻伐。翻攝Threads
台北27歲廖姓男子因涉詐欺案判刑6年5月確定,2021年入獄,今年1月獲准假釋出獄,原訂管束期至2027年。沒想到,他竟在網路平台上高調拍片,炫耀自己「只被罰7200元就能出獄」,還聲稱判決書可當作到詐騙集團應徵的「履歷表」。對此,台北監獄表示,將正式撤銷廖男的假釋返監,且不再給予假釋機會。
廖男在片中自稱曾詐騙26人,涉案金額逾新台幣300萬元,卻因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僅被強制執行扣款7213元。更誇張的是,他得意展示判決書,聲稱拿到詐騙公司「百分之百會錄取」。此舉不僅造成社會觀感極差,也引發朝野立委昨天在立法院三度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與內政部、法務部。
法務部矯正署在8月10日接獲消息後,立即啟動調查,並通報法務部保護司及雲林地檢署了解情況。經查,廖男確為假釋附保護管束對象。雲林地檢署觀護人表示,過去已再三叮囑他須遵守規範,但他仍明知故犯。西螺警分局13日傳喚廖男到案,並依煽惑他人犯罪移送法辦。
雲林地檢署15日正式通知台北監獄,北監今(8/16)表示,將撤銷其假釋資格,廖男必須返監執行剩餘刑期1年11月20日,且未來不得再申請假釋。法務部強調,假釋制度本是鼓勵受刑人悔改向善的機會,若違規濫用,必將依法撤銷,以維護司法公信力及社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