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推動大林蒲遷村,預計2026年第二季啟動協議價購,估價過低引發質疑。高市府都發局提供
高市府推動大林蒲遷村,預計2026年第二季啟動協議價購,估價過低引發質疑。市議員陳麗娜指出,農地估每坪僅2至4萬元,加成後僅3至6萬元,與政府曾標售土地15.8萬元相差甚大。地政局回應,農地將依市價重新評估,住商用地成本為每坪14.7萬元,並承諾啟動前公布估價依據與召開說明會。
大林蒲遷村計畫多年進入關鍵期,市長陳其邁日前宣布,協議價購預計將於2026年4至6月啟動,不過,遷村用地估價引發地方疑慮。
都發局長吳文彥今在議會答詢時說明,協議價購將與安置地公共設施新建工程同步推進,土地權屬登記作業須待行政院核定,預計2025年10月完成審議,若進度順利,年底即可展開登記。
市議員陳麗娜表示,市府針對大林蒲非都市土地的估價每坪僅2至4萬元,即使加成後也僅達3至6萬元,與2023年農田水利署標售小港區鳳鼻頭段非都市土地平均每坪15.8萬元相差近5倍。她批評,政府自己賣土地一坪15萬,卻用3萬收回民地,居民怎麼可能接受?
陳麗娜進一步要求市府應在2025年初前公布估價公式與計算依據,並召開地方說明會,邀請估價師親自向居民說明估價邏輯,避免溝通誤差造成對立,她強調,協議價購不是單方面的行政作業,而是關乎上千戶家庭的財產保障,必須以公開透明方式進行。
對此,地政局長陳冠福表示,目前農業區土地是由經發局委託不動產估價師依市價評估,最終價格會在協議價購啟動前依據市場行情重新調整。住商用地目前估算成本為每坪14.7萬元,屆時會配合都發局舉辦地區說明會,並提前公布估價方式與依據,確保資訊公開與居民充分理解。
此外,針對遷村預定設立的文物紀念館,陳麗娜也質疑規模過小,僅0.15公頃,遠不及紅毛港文化園區的3.42公頃,恐無法妥善保存大林蒲歷史與遷村記憶,她建議市府將文物館遷至鄰近公園與停車場,打造結合歷史與休憩功能的紀念公園,更符居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