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暴籠罩全台,除了認真防疫,被視為「救命解藥」的新冠疫苗,更在近日出現搶打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表示,盼8月底1,000萬劑疫苗到貨,盡快擴大施打疫苗,期待達到群體免疫。
疫苗大熱,台灣各家保險業者4月中旬推出的「疫苗保單」,多半標榜只要因打疫苗住院,就按日給付3,000~1萬元不等的金額,在短短一個半月內熱銷30萬張,保費收入逼近9,000萬元,成為繼「防疫保單」之後,另一個全民瘋搶的熱門險種。
疫苗險搶手最大的原因,是便宜。「畢竟(保費)才幾百塊錢左右,一般老百姓都可以買,」保險專家劉鳳和說。
不少小資族也表示,對於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與副作用仍有疑慮,若能以小額支出「多一份保障」,沒有理由不買。
但也有民眾持相反意見,認為接種後要「被判定是疫苗引起的傷害很難,原先的醫療保險就足夠了」。
到底該不該買「疫苗保單」?從保險達人、急診醫師的角度,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疫苗險」。
站在「疫情戰場」最前線的醫護人員,雙北有超過8成已施打疫苗。從他們的親身經歷,看見打疫苗有什麼樣的副作用和風險?
「打完疫苗的前兩天,最多人來看診,」台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林逸婷,分享院內同事接種疫苗實況,「因為很多20~30歲的年輕人免疫力好、就會發燒(把細菌殺死)。」
其他常見的副作用還包含頭痛、噁心、肌肉酸痛等,但林逸婷說,這些症狀基本上不必住院,「打疫苗時,醫院會提供普拿疼」,且施打者只需要在家休養幾天即可復原。
只有在以下嚴重過敏反應發生時,才有需要住院治療,如:皮膚起紅疹、下肢腫脹疼痛、持續性腹痛、呼吸困難等,以及最令人擔憂的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實務上,上述兩種情況發生率都不高,分別落在百萬分之5~20,及百萬分之1~8之間,顯示因疫苗而住院的機率,其實是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還需要買疫苗險嗎?
長期經營部落格,以醫療觀點分析保險商品的林逸婷直言,萬一真的發生血栓,疫苗險的「理賠金額少」,恐無法支撐高昂的醫藥費。
她舉例,近期有一名30多歲男性,是全台首位施打AZ疫苗後的血栓個案。出院後需自費醫藥費70萬元,與目前疫苗險普遍不到10萬元的理賠金額相去甚遠。而這筆支出,最後是由桃園市政府買單。
劉鳳和也坦言,由於疫苗險「沒賠多少錢」,若原先的醫療險,已經包含住院、身故等理賠項目,「其實沒有買(疫苗險),也沒有什麼關係。」
甚至,若因施打疫苗而導致失能、身故等情形,台灣《保險法》權威、北宇管顧總經理劉北元說,「意外險」也可能在緊要關頭派上用場。
依據法院過往判例,若保戶能證明施打疫苗後的症狀,符合「外來」且「突發不可預料」等定義,與個人疾病、器官老化等「內在原因」無關,即有可能順利申請到理賠。
也就是說,不一定要透過疫苗險,其他險種,也可能已有相關保障。但如果民眾手上未有相關保單,還是不安心,該怎麼挑選「疫苗險」?
目前全台共有4家疫苗險,除了富邦產、安達產、兆豐產,和泰產險也於6月初獲得金管會核准,正式加入戰局。
其中經常被廣泛討論的,是富邦產及安達產兩家的疫苗保單。前者亮點在於,保障範圍不僅限於COVID-19疫苗,而是所有預防性疫苗皆適用;後者則是注射疫苗後的保障天數最長,高達90天。
此外,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在挑選「疫苗保單」時,有哪些該注意的重要訊息?
「建議投保的時候,要注意施打疫苗後幾天之內可以理賠,」劉鳳和說。
各家疫苗險從14、28到90天都有,但血栓可能發生於疫苗注射後4~28天,因此,若只有14天的期限可供理賠,保障效果顯然不足。
然而,天數愈長就愈有保障嗎?林逸婷說,還得看清楚保險合約中,理賠條件屬於「不良事件」還是「不良反應」。
「不良事件」範圍較大,意指施打疫苗後身體產生的負面徵狀,但與疫苗本身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反之,「不良反應」範圍較小,指的是確實是由疫苗引發、疾管署明文列出的副作用或過敏症狀。
雖然安達產的疫苗險,提供了長達90天的保障期限,但仔細一看,合約中說明因「不良反應」而住院或住院後身故才有理賠,認定的賠償範圍其實較窄,容易在關鍵時刻有爭議。
以實際案例來說,曾有施打者發生泌尿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症狀,先以「不良反應」通報,但經過調查後發現與疫苗無關,最終被歸類為「不良事件」,無法獲理賠。
至於富邦產險的疫苗險,雖然寫著「不良事件」可理賠,但必須是「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或疫苗仿單公告之不良反應症狀」,換句話說,常見的疫苗併發症才理賠。因此投保前,務必看清楚保險給付的標準。
此次的疫苗險打的是價格戰,自從6月1日,金管會開放網路投保疫苗險後,各家保費直直落,富邦產最新的疫苗保單種類中,最便宜甚至百元有找。
劉鳳和提醒,在保費下降的同時,「內容其實也縮水了,(富邦產疫苗險)實支實付從原本的50萬,到現在只有10萬。」若要增加理賠額度,保戶得升級保險方案,加碼買進防疫險。
而針對「銅板價」的疫苗保單,劉鳳和觀察,如同先前防疫險正熱時,台產的500元「防疫保單之亂」,若疫苗施打人數增加,保險公司可能因「胃納量」不夠、無法承擔風險,重演「停賣」事件,一來造成非理性的搶購潮,二來民眾也會擔心影響到後續理賠。
因此,並非保費愈低廉愈好,還得考量到停賣機率,劉鳳和建議,為求安心,保戶可以選擇組織龐大、「再保險」制度完善的跨國企業,如屬於美商的安達產。
既然不同家疫苗各有利弊,劉鳳和建議小資族,「可以一次買兩家。」
其推薦組合之一,是富邦產搭配安達產,由於保險內容差異大,能綜合雙方優勢,同時獲得不限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期限為90天等多重保障。而且估算一下保費,「98元加上185元,一年保費才不到300塊,」劉鳳和說。
不過,在「搶便宜」之前,民眾還是得回歸理性,妥善評估自身保險狀態,視需求補強疫苗接種可能產生的風險缺口,創造個人最佳投保方案。
作者:賴若函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