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不到24小時溢流」 花蓮已撤離5321人

    2025-11-13 21:14 / 作者 中央社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已經溢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今天形成新的堰塞湖,不到24小時溢流,下游水位升高,再度漫進明利村。光復、萬榮鄉及鳳林鎮撤離逾5000人,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幾乎淹沒,受損狀況待確認。

    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馬太鞍溪水暴漲,地勢較高的萬榮鄉明利村因河道泥沙堆積,導致溪水漫到沒有設置堤防的上游區域,沿著產業道路淹進村落,災後3天,水利署連日趕工,今天凌晨3時完成進水點封堵。

    不過,新形成的堰塞湖來勢洶洶,萬榮鄉公所、鳳林鎮公所暫停聯外道路清理工作,疏散民眾啟動堰塞湖影響區域撤離。光復鄉也緊急宣布停班課,巡邏、廣播疏散民眾。

    中午後光復地區降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空拍機無法出動,監測人力下午1時許,觀測到第一波大水,推測新堰塞湖已提前溢流,明利村再度出現溪水漫淹。

    公路局東區養護分局長林文雄說,目前馬太鞍溪南北向涵管便道約9成仍在河床的土石底下,還沒辦法評估受損狀況,等水退了,機具可以進入河床後才能確認。

    截至晚間7時,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堰塞湖溢流仍在持續進行,還沒有完全穩定,將維持堰塞湖紅色警戒,預估明天一早出動空拍機,確認新堰塞湖狀況。

    花蓮縣府考量堰塞湖仍有溢流風險,且安全性尚無法評估,晚間宣布,光復鄉全鄉、萬榮鄉明利村、鳳林鎮長橋里明天繼續停班、停課。

    花蓮縣府統計,光復等3鄉鎮撤離人數5321人,總收容人數308人,共分在9處收容地點,以馬太鞍教會94人最多。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目前正面臨全台首例「頻繁且長時間紅色警戒」的堰塞湖狀態,颱風警報和堰塞湖紅色警戒接連發布,居民隨時得準備好家當逃難,呼籲中央務必重視堰塞湖治理。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