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要副市長彭振聲緊盯京華城案?黃珊珊:是依督導範圍和局處建議
台北地院今(7)日開審京華城案,傳喚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副手、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出庭作證。黃珊珊表示,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期間,曾參與過數十場柯文哲市長與台北市議員的便當會,但柯文哲做的裁示大都是依照各局處的建議方案。黃珊珊也表示,柯文哲把京華城案交給時任副市長彭振聲負責,是依照彭的督導範圍,「只是有人盯,不是一定要管到什麼程度。」
檢方調查,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為使北市府放水京華城案,涉嫌買通柯文哲及前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應曉薇曾數度參與柯市府便當會,施壓公務員,替京華城公司爭取違法容積獎勵,而柯文哲也在便當會上裁示,將京華城案交給彭振聲擔任PM(專案經理),打算盯著京華城案過關。
柯文哲出庭。廖瑞祥攝
由於黃珊珊曾擔任柯市府副市長,北院今日傳喚她到庭說明,由柯文哲的辯護律師進行主詰問。
黃珊珊表示,當時自己擔任北市府府會聯絡人,幾乎每場便當會都有參與。她解釋,便當會是讓北市議員有機會與北市府會面,針對關心的市政項目提出建議並獲得回應的會議,在便當會前,府會聯絡人會先瞭解議員對市政的意見,交由各事務管轄的局處閱覽,各局處會預先在提報單上擬好回應及解決方案,再由機要彙整成會議資料,放在桌上給市長,作為便當會上的參考。
黃珊珊表示,「柯市長非常重視效率」,每個建議事項大概只會有3至5分鐘討論作決定,柯文哲基本上會依照提報單上各局處的建議方式作裁示,這些案件除非柯文哲覺得重要,被列管要「到市長室報告」,否則大部分都是各局處自行處理。
黃珊珊表示,通常只有重大、跨局處或預算龐大的案件才會被列管,京華城案沒有跨局處,而且也很少有都市計畫個案變更的案件會被列管。
柯文哲曾在2021年4月21日的便當會裁示,由彭振聲擔任京華城案的PM。黃珊珊對此表示,意思只是有人負責追蹤,不是指一定要管到什麼程度,何況,京華城也屬於彭的督導範圍。她說,過去的官僚文化經常讓人民的陳情案石沉大海,還援引柯文哲的話,說柯文哲經常在講「該怎麼決定就怎麼決定,最錯的就是不做決定。」也說柯文哲說過「什麼事都要有人盯著。」
時任威京法務經理陳俊源,被爆拿到不公開晨會的紀錄。資料照。廖瑞祥攝
檢狂打「不公開晨會」,黃珊珊:去問陳俊源接著輪到檢察官上場反詰問,檢察官詢問黃珊珊,幕僚在便當會上提供給市長的資料,是否會提前看過?黃珊珊表示,柯市長和她都很忙,基本上都是當場翻閱,「我相信市長也不可能事前翻閱。」
檢察官也向黃珊珊確認,都發局與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是否存在「上下隸屬」關係?黃珊珊回應,兩者平行。檢方又問,柯文哲是否知道兩者互不隸屬?黃珊珊回應,「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不能臆測他的想法。」檢察官提示某次便當會會議資料,指出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曾提出建議事項,是針對都委會幕僚,檢察官詢問她,為什麼解決方案最後是由都發局提出來?黃珊珊表示,「我不知情。」
檢察官後續又窮追猛打京華城案的秘密會議,檢察官當庭拿出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的行事曆,顯示2020年2月21日曾有一場有關京華城案的「不公開晨會」,黃珊珊強調她不知情,但只要「公開晨會」都會有會議記錄和議程,所謂「不公開晨會」,則可能是各局處與市長所作的業務報告,如果沒有很重要,就不會有紀錄。
檢察官又秀出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傳給威京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朱亞虎的訊息,檢察官質疑,威京集團曾透過市長室秘書拿到該次不公開晨會的會議紀錄,檢察官問黃珊珊,為什麼會有秘書洩露資料?黃珊珊只說,「我不知道,這你要問陳俊源啊。」
檢方最後本來想加碼問黃珊珊,為什麼柯文哲會傳LINE訊息,稱「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不過,檢察官的問題才剛脫口,辯方馬上異議,質疑不在主詰問範圍裡,而合議庭審判長江俊彥也認同這個問題已經超出範圍,檢察官自行撤回提問。因此,小沈究竟給過什麼,徒留懸念。
沈慶京是否「已給過」?法官不讓檢察官問黃珊珊。資料照。侯柏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