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1:00
面對美國關稅風暴,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4/11)下午即將到立法院提出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因應作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但截至今天上午,立委們都還未收到行政院的衝擊評估報告,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批評行政院態度傲慢,壓縮立委們消化報告的時間,甚至行政院提出因應措施中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產創條例,降低高關稅對台灣產業衝擊,但這週二排入議程,卻在立法院遭到綠營立委杯葛議事,黃國昌問卓榮泰「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2025-04-10 15:09
台中一名高中三年級女學生,不明原因嚴重落髮,原本濃密的頭髮出現多塊光禿區域,明顯看到頭皮,使她的情緒低落,自信心更嚴重受損。家人帶到部立豐原醫院診斷後,認為女學生氣血不足、肝腎陰虛,開立中藥調理體質,並搭配針灸療法促進頭皮氣血循環,經過半年調養,她的毛髮逐漸恢復生長。
2025-04-10 10:36
11歲許小弟連日高燒不退、咳嗽不止,送醫後竟確診罹患「黴漿菌肺炎」,但使用抗生素治療,仍持續高燒不退,甚至併發肋膜積水,情況一度嚴重。所幸經黴漿菌抗生素調整後病況趨穩,順利康復出院。醫師提醒,後疫情時代黴漿菌感染明顯增加,家長須提高警覺。
2025-04-10 09:54
一名35歲的男性業務員,近一年來反覆出現腹痛與腹瀉症狀,經常因腹脹導致食慾不振,不僅影響工作表現,連日常生活也深受困擾。經就醫檢查,透過大小如魚肝油膠囊的「膠囊內視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少見的克隆氏症。在接受妥善治療後,症狀已明顯改善,體重也不再持續下降,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醫生表示,小腸疾病較難以利用傳統腸鏡檢查一窺全貌,臨床上會仰賴膠囊內視鏡補足此一盲點,對克隆氏症早期發現與評估病灶嚴重程度有極大幫助。
2025-04-08 14:51
疾病管制署今(8)日宣布,從今日起開始接種新冠JN.1疫苗第二劑。根據最新數據,國內新冠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為171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了13%,目前處於低點。儘管如此,疾管署仍提醒,國內新冠併發症及死亡個案中,超過96%的患者未接種JN.1疫苗,且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
2025-04-07 10:47
癌症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尤其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常會面臨副作用問題。據臨床發現,約五成的患者會出現皮膚副作用,死亡率甚至高達四成,這使得許多病患因此不敢再持續使用藥物。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這些副作用的原因,並提出了解決方案。研究團隊指出,研究發現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
2025-04-01 15:17
今年國內百日咳疫情創下六年來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日提醒,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韓國的百日咳疫情亦呈現暴增趨勢。他呼籲,計劃於清明連假出國的民眾,尤其是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務必帶孩子按時接種預防疫苗,以增強免疫保護力,孕婦亦可考慮自費接種疫苗。
2025-04-01 14:32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仍持續,且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為保護感染新冠後易發生重症和死亡之高風險族群,自今年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 COVID-19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其中已接種第1劑至今年4月底陸續符合接種第2劑之65歲以上長者約53萬人,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和死亡發生風險,減少疾病威脅。
2025-03-28 16:10
桃園機場一名檢疫人員日前在工作時,意外被同事亂丟的已使用過針頭扎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說明,只要在72小時內開始服用暴露後預防性藥物(PEP),並持續服用28天,就有8成以上保護力;國內目前有使用預防投藥的人都沒有被感染HIV。
2025-03-27 20:52
為持續提升全民識詐能力及阻斷詐騙訊息,證交所今(27)公布首播「小心有鬼」影片,以昏暗的場景為背景,男詐騙人員以女聲吸引民眾落入投資陷阱為開頭,搭配其中詐騙人員被莫名的力量壓制封印的高反差方式,帶出「詐騙的嘴 騙人的鬼」,提醒民眾越是好康的投資訊息,越有可能背後有人搞鬼。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