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7:18
AI科技已融合人類生活,如今連逛博物館都能在家「聲」歷其境。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透過AI聲音導覽,讓民眾透過點選就能播放超過2萬筆聲音資料,體驗AI視角下的廟會、愛情與兒童,用耳朵就能逛博物館。
2025-05-15 05:00
罷免35席藍委二階連署倒數時刻,幾個傳說中的艱困選區暴力恐嚇事件頻傳。其中深藍指標區永和,公認是「志工被嗆頻率高」的選區;而同樣是深藍鐵票區新店,反罷免民眾常對志工咆哮甚至動手,被戲稱「志工被打最多」的地方;山城苗栗,藍衣人拿球棒砸罷免宣傳車,連署的友善店家門前還被燒胎製造騷亂。
2025-05-12 16:42
苗栗縣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昨天(5/11)回鑾,按往例由二媽巡庄為地方祈福,有報導指出中國福建省泉州富美宮蕭府太傅神像,有意以訪問拱天宮附近的五雲宮名義跟著巡庄,挨轟「宗教統戰」。對此本來是「樂觀其成」的拱天宮,但為了避免造成五雲宮的困擾,也臨時通知取消今天活動。
2025-05-10 11:11
猶太大屠殺倖存者弗里德蘭德9日於柏林辭世,享嵩壽103歲。她生前以不懈的歷史見證與教育工作,成為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離世引發德國社會哀悼,也讓人們重新思考,在見證者逐漸凋零之際,如何延續歷史記憶。
2025-04-07 21:02
國史館與鄭南榕基金會今(4/7)舉辦《鄭南榕獄中日記》新書發表座談會暨史料捐贈儀式,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表示,台灣的民主仍很脆弱,隨時有可能會失去言論自由的空間,「我們不想回到那個天羅地網的監控以及因為言論而坐牢的年代,鄭南榕留下的獄中日記,讓我們思考未來該如何走」。
2025-04-07 08:00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推動6年後,隨著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碑邁入下一階段,當大量前輩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無償將珍貴的作品捐給國家典藏時,榮光背後卻有人才斷層隱憂,高等教育階段有志投入的學生持續減少、既有教育資源不足、就業前景不佳等問題環環相扣,連帶影響國民教育的師資與課程只能輕描淡寫,當作品收集、場館建設逐漸到位後,又該怎麼深化人才的培育?
2025-03-01 11:48
昨天是二二八事件78週年,總統賴清德批二二八是獨裁者、故總統蔣介石犯下的滔天大罪。蔣家後代、台北市長蔣萬安回應,面對歷史與人民,應謹慎、謙卑,要有更高視野、格局與更大的包容。對蔣的回應,台北市議員顏若芳在臉書發文批,蔣萬安的發言,等同對受難者家屬二次傷害。針對顏若芳的批評,北市府副發言人郭音蘭表示,蔣萬安著重的是228 受難者與遺屬的故事,議員難道認為銘記歷史傷痛與教訓是廢話?
2025-03-01 11:38
今年3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逝世百週年紀念日,國民黨上午為「努力進前」孫逝世百年紀念特展開幕。黨主席朱立倫揭幕致詞表示,孫將原來「家天下」、「帝制獨裁」推翻,變成屬於所有人民,變成民主自由的共和國、中華民國。
2025-02-28 16:58
今天是二二八78週年紀念,台北市政府再於二二八公園舉辦追思紀念會。市長蔣萬安致詞時表示,除再次為二二八事件向所有受難者與家屬致歉,也再宣示會持續推動人權教育、持續整理並公開市府掌握史料、讓歷史完整傳承。
2025-02-23 12:47
因應228事件紀念日將至,昨(2/22)由鄭南榕基金會、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等70多個團體共同辦理「228・0紀念行動」以遊行方式紀念228事件,現場超過600人共同上街紀念228事件。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