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11:35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今(17)日表示,酷暑之下,汽車業勞工從上班開始的第1分鐘起,汗水就浸溼衣服沒乾過直到下班為止。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可能開放汽車零關稅進口,坐在冷氣房裡的官員全然沒有和勞工溝通協商,政府對外談判完全黑箱作業,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30萬勞工恐面臨中高齡失業風險,對政府非常失望。
2025-07-13 14:40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各國祭出10%的「基準關稅」與更高的「對等關稅」,4月9日起又宣布延後實施「對等關稅」,但仍對幾乎所有國家的商品課徵「基準關稅」;並且對鋼鐵、汽車等特定品項則另訂更高稅率。川普近日分別對多國寄出「關稅信函」。媒體報導指出,川普下一步將會瞄準美國車的關稅開刀,可能要求各國對美國車進口關稅砍至0%,對此,學者也分析對台灣車市的影響。
2025-07-10 18:33
美國陸續公布對等關稅名單,台灣遲遲未入列,據消息指出,卡關原因在於進口車關稅,恐怕「一次到位」降至2.5%或零關稅。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今(7/10)日表示,調降關稅有利於進口商,但汽車製造商比較擔憂是否能繼續在台灣製造,其實關稅帶來的衝擊還好,主要是國內的貨物稅高達25%,「汽車貨物稅是名符其實的奢侈稅」,爭取向政府調降貨物稅。
2025-07-10 17:58
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媒體報導美國進口車關稅恐降到2.5%或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表示,調降關稅對消費者是正面,但汽車製造商憂心是否能繼續在台灣生產,目前汽車貨物稅稅率介於25%至30%,才是車輛價格上漲、比國外高的主因,「汽車貨物稅就是名符其實的奢侈稅」,車商皆向政府爭取貨物稅調降。
2025-07-08 11:06
對於未達貿易協議國家,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第一批關稅信的通知對象,共14國,未包括台灣。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推測,台灣目前還未與美方達成協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台灣不願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二是不願意大幅下降美國汽車進口關稅,他認為,若政府擔憂左膠與國產汽車產業反抗,恐怕會犧牲其他產業與人民就業,「這樣是否公平?」
2025-06-23 17:08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在7月8日到期,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表示,美國關稅談判正在進行中,有信心談判結果不致比日本、韓國更差。
2025-06-06 20:18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傳出欲以泰國為跳板,整車出口來台,企圖繞過我國禁止中國整車進口的禁令,引發業界關注。對此,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昨(6/5)強調,目前比亞迪尚未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依法不得在台銷售,並警告若查有「違規轉運」情事,將依規處以最高300萬元罰鍰,並可限制進出口權利。
2025-05-27 14:59
美台關稅談判還未定案,對於進口車是否調降關稅,車輛公會理事長、裕隆副總李建輝今(5/27)表示,期望先從貨物稅調降著手,因為貨物稅概念類似奢侈稅,關稅則不要調整,讓國產車保有競爭利基。
2025-05-23 18:10
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公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7.51,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率22.31%,除了是連續第14個月正成長,增幅也是5年2個月以來最大。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除了AI及相關商機持續,也與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延後,客戶拉貨動能增加有關。
2025-05-14 12:31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今(14)日向經濟部、財政部建議,台灣汽車及相關零組件業涉及30萬從業人員,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應以調降貨物稅換得不降關稅,以維護國內產業競爭力,也降低消費者負擔。不過,經濟部政次何晉滄、財政部政次阮清華皆未鬆口;何晉滄說,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會將產業意見交予談判人員參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