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13:31
苗栗三義、大湖鄉之間的關刀山步道昨(10/4)下午發生意外,一名登山男子攀登途中突然暈倒、失去生命跡象,消防人員緊急將他送醫,無奈搶救仍不治。由於死者有心臟病史,警方將進一步釐清死因。
2025-10-05 09:57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證實自己去年初在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我要感謝診治我的榮總醫師團隊及家人的支持,目前恢復得很好。這也是我說『祖上有燒香』讓我身體恢復健康,也謝謝我的長官、同仁的支持與鼓勵,謝謝大家。」統計指出,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名,每年奪走超過2000條寶貴性命。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族病史外,日常生活不良習慣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2025-10-03 13:22
苗栗昨(2)日發生隨機持刀攻擊事件,48歲邱姓男子砍傷兩名國小學童與一名男子,震驚社會。更令人憤怒的是,邱男十年前曾犯下同樣的隨機殺人案,如今出獄再犯。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李俊宏今(3)日指出,邱男當年經司法精神鑑定並無精神疾病或情緒障礙,因此當時未獲減刑或免刑,「我們要清楚,有的時候有的案子是病人生病造成的,有的案子是病人也是壞人互相影響,有的案子則單純是壞人的行為」。
2025-10-02 19:40
大腸癌近年呈年輕化趨勢,國內公費篩檢年齡今年已下修至45歲,但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指出,若將篩檢年齡再提前至40歲,不僅能讓大腸癌發生率下降21%至25%,死亡率更可降低34%至39%。不過,隨之而來的檢測需求恐超出醫療量能,學者建議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導向」的精準篩檢策略,將資源集中於高風險族群,以減少過度診療並節省醫療資源。
2025-09-21 07:10
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前三名,且有年輕化趨勢。專家提醒,糞便潛血是初步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利器。國健署自今年元旦亦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因此呼籲,前次篩檢結果為陰性之民眾,仍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2025-09-19 13:55
台北市一間醫美診所近日傳出意外,一名50歲男子在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後疑似因麻醉不當猝死。顧家醫療總院長、泌尿科醫師顧芳瑜今(19)日提醒,陰莖手術雖可滿足個人需求,但潛在風險不可忽視,需要對手術效果、恢復期與潛在風險有充分了解與心理準備。
2025-09-18 09:16
台北市中山區醫美診所丁姓醫師17日替簡姓男子進行「陰莖增大」手術,手術5個小時後,簡男喪命診所。檢警漏夜偵辦,將丁姓醫師依法移送。調查發現,這不是丁姓醫師首度捲入醫療爭議,其多次捲入醫療相關爭議,卻仍繼續執業。
2025-09-17 16:13
台灣之光!臺北榮總領先全球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今(17)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膠質細胞是造成視網膜結構受損與視覺惡化的關鍵角色。醫師強調,黃斑部皺褶應及早介入治療,並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看東西扭曲變形」的症狀。
2025-09-16 10:07
「應該只是痔瘡吧?壓⼒⼤才會出⾎啦!」對許多正值事業衝刺期的青壯年來說,⾝體的警訊往往被解讀成「⼩⽑病」,能忍就忍。不料,⼀名 45 歲男⼦血便、糞便不成形⻑達半年,仍堅信只是飲食不當或檢查造成的⼩問題,直到肚⼦痛到難以忍受才就醫,結果⼤腸鏡⼀照,腫瘤幾乎塞住整條腸道,確診⼤腸癌。
2025-09-03 14:07
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家族有肺腺癌病史,多年前檢查發現肺部多達20顆結節,每年需定期檢查追蹤。今(3日)在臉書透露90歲大阿姨因肺癌復發病逝,也說母親的三位姊妹,過世原因幾乎都與肺癌有關。她也提醒家族有肺腺癌病史的網友,花5百多元就能夠低劑量斷層檢查,提早發現就能盡早治療,希望大家不要輕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