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5:59
南韓總統尹錫悅去年因發動全國戒嚴兩度進入首爾看守所,但本週兩度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到案受審。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今日(7/31)再對尹錫悅發出逮捕令,特檢組計畫於8月1日上午9時將尹錫悅強行帶回受審。
2025-07-31 15:30
首波大罷免三階投票遭「完封」25案皆未通過,聯電創辦人、罷芯領銜人曹興誠今(7/31)再度發聲指出,他在今年4月就點出完成二階連署後,接下來就是「民進黨的事了」,當時應該利用24:0要求國民黨給出承諾,若國民黨不願意,民進黨可全黨動員,以四階補選候選人領軍來打選戰,只可惜當時民進黨沒有掌握契機,也拒絕他的提議,結果藍營全面動員,大罷免難免失敗。
2025-07-31 13:16
筆名「翁達瑞」的旅美教授陳時奮在臉書抨擊時任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被指導教授除名」、「學術不倫」,高虹安告他不成反吃上「誣告罪」,一審判10月。二審今天仍認定有罪,但減輕改判6月,合議庭指出,其行為固有不當,但對方指述較為誇張,加上她事後「縮減告訴範圍」讓損害範圍變小,審酌她迄今不認罪等因素,據此改判6月,以期自新。
2025-07-31 09:43
筆名「翁達瑞」的旅美教授陳時奮在臉書抨擊時任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被指導教授除名」、「學術不倫」,遭高虹安提告加重誹謗,陳時奮獲不起訴確定後,向法院自訴高虹安涉嫌誣告罪。一審認定高虹安觸法判10月有期徒刑,二審今天仍認定涉及誣告罪,但酌減刑度改判6月。全案可上訴。
2025-07-27 19:49
726大罷免結果出爐,全數不通過,罷免團體慘輸。賴清德總統昨天(7/26)說:「今天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喊話,「不要將罷免行動窄化為政黨對決,扭曲為政黨勝負」,民進黨目前為止都是低調回應。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今天(7/27)發文表示,直接點名賴清德與林右昌,欠罷團及支持者一個「道歉」。
2025-07-27 09:43
台灣近幾個月來處於大罷免熱潮中,北部與中部街頭經常可見罷免團體呼籲連署、投票,支持者與反對者發生衝突的新聞屢見不鮮。英國廣播公司(BBC)25日以「一場針對『親中』立委的大罷免如何撕裂台灣社會」(How a vote targeting 'pro-China' lawmakers has split Taiwan)為題,描述台灣社會近期面貌。
2025-07-27 00:03
大罷免投票結果昨(7/26)揭曉,24名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不通過。對此,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這場罷免有3大值得反省之處,包括同溫層太厚、過於輕敵,以及民進黨對罷團的支持不夠。
2025-07-26 23:45
大罷免結果揭曉,24名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被譽為「選舉之神」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迄今高舉的「抗中保台」路線在這次罷免投票中遭到否定,對中國而言,局面變得非常有利。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滲透工作可能會有進一步斬獲。
2025-07-26 23:15
台灣26日舉行24席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票,全數遭否決。中國官媒新華社晚間10點多報導,稱大罷免首輪國民黨完勝,「島內輿論展現民意對民進黨當局憤怒不滿」。
2025-07-26 22:01
大罷免以大失敗告終!為求挺過大罷免,藍營尋求民眾黨助力,民眾黨大玩無本生意,以「一分抗罷、兩分反綠、七分壯大」策略獲取最大政治利益,如今國民黨挺過大罷免風暴,國會結構未變,國民黨若要求立院過半,民眾黨8席立委在立法院角色預料將更吃重,甚至2026、2028選戰,白營盼擁有更多談判籌碼,「2028最佳示範,就是今天」。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