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4:53
德國已忽視軍隊發展多年,但隨著地緣政治大幅變化,總理梅爾茨今年矢言打造歐洲最強軍隊。他領導的聯合政府上週推出新法案,將大幅改革軍隊,目標是將軍隊人數自18萬擴增至26萬,另外也將建立20萬人的後備部隊。
2025-11-24 11:09
美國《彭博新聞》專欄作家白蘭斯曾經認為中國的奪台戰略不會成功,但他近來已不再那麼確定。他表示,中國對台灣長久以來的脅迫威嚇手段,原本只有反效果,但台美關係近來的不確定性升高,台灣內部的士氣也現裂痕。他強調,台美關係是維繫「世界最重要區域」西太平洋和平穩定的基礎;台灣不只有台積電,其地緣戰略位置更對美國至關重要。
2025-11-23 21:44
《南華早報》週日(23日)報導,中國最近發表的研究指出,台海開戰時可以部署1000到2000架空中電戰無人機,徹底封鎖台灣使用星鏈(Starlink)維持通訊。
2025-11-23 18:51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怒火並祭出一連串反制措施。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於11月21日致函聯合國,稱日方若以武力介入台海,中方將行使「自衛權」,對此,我外交部嚴厲譴責已經違反「聯合國憲章」在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的規定。
2025-11-23 13:28
近日總統賴清德發文大吃壽司力挺日本農漁產,民進黨立委甚至要求政府補助民眾到日觀光旅遊,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今(23日)表示,受對美關稅衝擊,台灣的農產品如鱸魚、鬼頭刀恐滯銷或價格崩盤,請問賴政府的作為在哪?自己的國家不救,對內卻大搞分化與操作意識形態對立,賴總統曾說要同一國,請問您的心中到底有無中華民國?難道在您眼中認為台灣人有錢又有閒,就可以隨意揮霍跟讓各國當盤子?
2025-11-23 11:34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爆北京怒火之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日(11/22)在中亞嗆聲稱,中方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台灣,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2025-11-23 09:57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一份報告指出,嚇阻中國攻擊台灣是華府及其盟友安全規劃的核心焦點;像是制裁等經濟措施可作為嚇阻工具組合的重要元素,並結合外交、軍事等手段,盟友與夥伴也須共同參與,以發揮最大效力。
2025-11-23 08:00
大罷免過後,罷團為了不讓能量潰散,各地正積極籌組協會,拓展非同溫層社群,並提升民眾的公民意識,有民進黨人士形容罷團變成「類政黨」,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有培養里長的計畫,曹興誠發起的台灣人權公民聯盟持續運作,已召開幾場說明會,尋找有志之士參選里長;而曹也「樂見」理念相近的「友好人士」參選議員,為泛綠陣營的未來佈局投下變數。
2025-11-23 07:43
亟欲擺平俄烏戰爭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提出一份和平協議,然而內容幾乎順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心意,抗俄3年多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情何以堪,趕緊再找歐洲盟友協調。北歐與波羅的海8國領袖22日聯合聲明,他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提、提供武器,阻止俄羅斯進一步入侵。
2025-11-23 07:10
俄烏戰爭持續將近3年,曾派駐北約、擔任烏克蘭駐美武官的烏克蘭空軍退役上校奧爾迪諾維奇(Andrii Ordynovych)表示,嚇阻不是口號,而是讓對手看到你真的在準備,積極進行自我防衛也能增加國際信任,影響他國未來是否願意在危機中提供協助的意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