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15:59
美國總統川普近一週來宣布的一連串關稅稅率開徵清單中,包括要對緬甸開徵40%。不過緬甸政府的反應是「備感光榮」,認為這是美國承認了發動政變與血腥內戰緬甸軍頭的合法性。
2025-07-13 08:01
台灣於2021年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駐外機構,立陶宛為此承受中國的經濟脅迫,立陶宛、台灣與中國的三角關係備受關注。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強調,立陶宛不會為了與中國來往而以破壞對台關係為代價,若中國不接受,「那就算了。」
2025-07-13 08:00
2024年,立陶宛同年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堪稱20年一遇的政治關鍵時刻,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是競選話題之一。立陶宛組成新政府後,跨黨派的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近期首次率團訪台,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接受《太報》專訪時強調:「我不會說這是失望,而是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
2025-07-12 16:15
北韓與中國間通行的載客火車,因新冠肺炎疫情停駛。睽違5年後,雙方已同意恢復行駛,具體時間及路段還在最後磋商階段。
2025-07-11 22:14
中國入侵台灣風險一直令西方國家擔憂可能產生的風暴性影響。美國商界人士指出,美國應該及早對可能的台海衝突做好市場準備,以免在戰爭爆發時重創市場流動性,進而動搖美國經濟。
2025-07-11 11:51
美國聯邦參議員提出一項對俄羅斯制裁的跨黨派新法案,他們10日向烏克蘭和歐洲盟邦簡報這項立法行動,展現支持烏克蘭的決心,並表示這項法案也將有助嚇阻中國犯台野心。
2025-07-11 11:26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受訪時說出「726大罷免後要用刑法100條來制裁、處理在野黨立委」,引起輿論譁然。時代力量對此表示,這條惡法不是可以用來得意揚揚喊著「伺候」別人的法案,即使是要對抗國民黨,台灣也不能走上威權的回頭路,痛批「柯總召不是對歷史沒有記憶,而是對權力沒有節制」,同時呼籲柯建銘為失格的言論出來道歉。
2025-07-11 10:30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受訪時說出「726大罷免後要用刑法100條來制裁、處理在野黨立委」引發熱議,對此,前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只要沒使用「強暴脅迫」方式,刑法100條是「伺候」不了的,他並對柯建銘喊話「您的講話,背叛了您自己」,呼籲柯應真誠出來道歉,別為反罷免添火加油。
2025-07-10 14:37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進行停火談判之際,傳出以色列希望在加薩南部走廊保留駐軍,恐使談判脫軌。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週三(7/9)對一名聯合國人權專家實施制裁,因其指控以色列在加薩發動「種族滅絕行動」。
2025-07-10 12:23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中,經濟部長郭智輝卻成「局外人」。國民黨今質疑,賴政府6月才對華為、中芯實施禁令,郭在談判關鍵時刻卻密會曾被爆協助華為設計晶片的崇越公司副董事長賴杉桂「踩美國紅線」,恐就是「紅色破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