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11:10
AI推動產業革新,東元除了攜手鴻海搶進數據中心AI建置商機外,也釋出布局馬達關節模組,透過達梭AI系統突破過往經驗侷限,多參數最佳化,達成馬達轉速、受力、散熱兼具,目前機器狗已與工研院合作,下一個目標就是機器人關節的四大模組,要與歐美廠商效能不相上下,價格也要與紅色供應鏈一樣具競爭力,下半年會讓市場更耳目一新。
2025-09-08 12:51
志聖(CSUN)、均豪(GPM)、均華(GMM) 布局電子精密機械設備領域深耕多年,2020年組成G2C 聯盟,看好先進PCB和先進封裝成為主要驅動力,7奈米以下先進封裝需求,聯盟已成為台灣唯一聚焦先進封裝的設備聯盟。聯盟自成立以來不僅整合國內供應鏈能量,更積極推動在地化設備發展,五年間市值從不足百億元一舉成長逾五倍,成為AI浪潮下備受矚目的新興力量。
2025-09-08 07:51
俄羅斯週日(9/7)對烏克蘭發動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空襲,並首次對基輔的中央政府官舍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準備對俄羅斯實施第二階段制裁,暗示即將加強對莫斯科或俄國原油買家的制裁,展現出日益強硬的姿態。
2025-09-07 22:03
蘋果公司即將在當地時間週二(9日,台灣時間週三凌晨)舉行年度發表會,預計將發表一系列新款iPhone手機。除了硬體上的改進與軟體更新,今年關於iPhone的一大焦點,是川普關稅是否將導致iPhone全線漲價。
2025-09-06 00:03
人生的路上,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考場,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和接棒的董事長劉揚偉在不同跑道,今年鴻海家族在上海等轉投資公司股價紛紛大漲,也激勵鴻海的股價站上200元,市值有機會突破1000億美元。GB200及GB300克服技術瓶頸後,下半年的鴻海機櫃成長空間有多大?可能是鴻海再進擊的新里程碑!
2025-08-30 08:30
據南韓媒體近日報導,南韓前總統尹錫悅任內大力推動核電出口,更拿下5300億元台幣的大訂單,將在捷克興建2座核電廠,但卻傳出尹錫悅政府為確保該訂單,在今年1月,由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HNP)與美國企業「西屋電氣」,簽訂一份合約,條款曝光後,遭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批評,根本是「終身奴隸契約」,為了短期的核電出口政績,出賣國家及核電主權。
2025-08-29 06:30
美股屢創新高,投資人難免出現「高點恐懼」,加上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報告,質疑企業導入AI的實際效益,點燃「AI泡沫化」爭論。「鉅亨買基金」認為,AI帶動的生產力提升依舊強勁,更重要的是,AI結合金融創新與能源革命,正形成三大長線驅動力,投資人應把握機會布局美股基金。
2025-08-27 13:26
美國總統川普因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而施加的懲罰性關稅週三(8/27)生效,進口印度產品的關稅自原本的25%倍增至50%,是全亞洲最高。這兩國是全球最大民主國家,也是戰略夥伴,但美國自8月7日起對印度課徵25%關稅後,時隔20天稅率又翻倍,進一步打擊兩個盟邦之間的關係。
2025-08-26 09:27
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白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川普表示「會向南韓買船」,還會讓南韓投資美國造船業。韓聯社一篇報導指出,美國不僅軍艦數量落後中國,商船建造能力也遠輸中國和南韓,這就是為什麼川普如此想「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
2025-08-25 15:19
曾是中國經濟實力巔峰象徵的恆大集團(Evergrande Group),16年前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數年前遭遇破產清算後,今天(8/25)正式自港交所股票下市。恆大曾是中國成長最迅速的地產商,但最後留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可能是「全球債務最龐大的地產商」,它的崩垮也使中國的金融體系瀕臨崩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