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7 08:30
2025年2月傍晚,在東京的中央行政機關門口處,多達1千名日本人喊著「解散財務省」,表達對經濟困難與政府財政政策的不滿,到了3月中旬,示威聲勢來到高點,全國12個城市同步發起抗議財務省的活動。向來對政治冷感的日本人為何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日本民生面臨什麼樣的難關?日本政府又如何回應?一切都從這場口號激進、卻遭日本主流媒體邊緣化的示威說起。
2025-04-29 22:18
政府積極推動2050淨零排放,面對氣候危機與淨零轉型,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恐對勞工帶來衝擊,如解雇或減薪等,國發會去年針對全國工會發布問卷調查,發現有高達7成的工會知之甚微,意味著勞工對企業淨零相關規劃可謂一無所知,學界、勞團和環團攜手合作,共同製作國內首份公正轉型勞教手冊,盼補足工會對公正轉型的資訊落差,並提升工會協商能力,讓勞工獲得更大保障。
2025-04-05 08:15
鹿兒島縣約10名警察去年4月搜索網路媒體「HUNTER」負責人中願寺純則住家,未出示搜索票、取走手機、不許他聯繫律師。案件涉及鹿兒島縣警備部公安課的49歲巡察長藤井光樹,他被懷疑將警方搜查資料洩漏給外部人士被捕;中願寺純則被認為是案件關係人。
2025-02-22 17:21
大型社群平台長期「無償使用」新聞媒體報導,賺取流量收入,導致媒體業營收下滑。為解決此一現象,立法院國民黨團決定將《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簡稱「媒體議價法」)列為優先法案,要求 Google、Meta(Facebook)等數位平台,轉載新聞內容時必須與媒體協商、支付合理費用。
2024-12-10 08:00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了解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將分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一部分是檢視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之價值觀與生活觀,全面探討台灣青年的人生追求、消費觀念、職場期望。本篇是探討青年是否有追求夢想,對逐夢的信心度與生活沉重感的來源,以及20年後最擔憂的事情。
2024-10-14 09:09
為改善國內新聞媒體環境與被數位服務平台無償使用狀況,「新聞有價」成業界與新聞工作者的高度共識,民進黨立委范雲等21名立委見此於這次立院新會期提「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而中視、台視、民視與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近日發布「平面、電子、數位媒體共同聲明」回應,盼立法落實新聞有價與公平競爭,同時強制議價仲裁制度,改善目前扭曲惡化的媒體環境。
2024-10-13 12:25
受全球景氣不佳、AI科技發展迅速,全球一同面臨產業轉型,光是今年(2024)美國已累積近61萬名員工慘遭裁員,比去年增加0.8%,光是9月,就有5616人因AI失業。根據美媒分析,裁員產業可分9大行業,包括科技業砍11.6萬人,娛樂休閒、媒體業、運輸業等等數萬人不等,值得關注的是,裁員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公用事業,比去年同期暴增691%。
2024-08-28 08:30
家庭主婦、高齡者、移工是全球各國因應缺工潮的補充人力的三大重點方向。 很多產業缺工就會希望鬆綁移工政策,但也有很多企業導入AI及自動化浪潮,解決缺工難題,《太報》的「台灣缺工調查研究」深入分析民眾的看法,是否該鬆綁移工政策?民眾關注自動化及AI對工作的幫助或影響是什麼?
2024-08-28 08:15
步入超高齡、少子化時代的台灣,勞動力缺口是各行各業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應對缺口,專家認為要先了解產業裡勞工的痛點是什麼,重視「人」(員工)在勞動職場上遇到的問題,才能改善「人」的缺口。
2024-08-23 09:33
紙本報紙在網路時代逐漸式微,且自媒體興起,全球媒體現在也都面臨網路讀者流失,但卻有媒體「逆風」再度發行紙本,那就是11年前停刊紙本的美國《洋蔥報》(The Onion)。讀洋蔥報之前要先有個認知:你所讀到的全都是假新聞,很多是用來諷刺真實世界的,反串要先說。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