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08:40
俄烏戰爭將於明(2/24)日屆滿三週年,世界多國政要齊聚哈利法克斯(Halifax)論壇,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關注中國對台灣的壓力。當「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成為國際討論的焦點,台烏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回顧這3年來,雙方關係發生了哪些變化?
2025-02-21 13:49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18日缺席朝野協商,遭立法院長韓國瑜透露人在國外,傅貼出照片自稱在家健身之後,又被爆料他其實是前往香港。傅崐萁20日證實自己18日從花蓮飛香港「自費拚觀光」,民進黨今(2/21)質疑,傅崐萁赴港行程為何無法公開透明,且一度自稱代表「台灣中央政府」,難道是赴中「領旨」,質問:「到底與中國交換了什麼?」要求他應向台灣社會大眾說明清楚。
2025-02-19 15:19
民進黨今(2/19)中常會,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以「海底冷戰:保衛水面下的數位生命線」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會後,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轉述,黨主席賴清德表示,海底電纜是各國關鍵基礎設施,也是各國通訊最重要的命脈,但卻十分脆弱。相關建議請立法及行政部門了解及研議,一起守護台灣數位生命線。
2025-02-19 10:05
川普宣佈對鋼鐵和鋁製品徵收關稅,打破一貫關稅威脅的作風,從基於國家的關稅轉向基於商品的關稅,也改變了對投資組合的影響,衝擊從集中在股票延伸至涵蓋大宗商品資產類別。瑞銀表示,調升對貴金屬至看好,尤其看好黃金和白銀,兩種貴金屬是當前環境的主要受益者。黃金今年的目標價也上調至3,000美元。
2025-02-18 12:51
副總統蕭美琴昨(2/17)下午接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乙行,她表示,臺灣正面臨複雜的安全挑戰,除了政府必須採取全面的策略外,也需要全民共同參與。期盼持續擴大民間參與及廣納專業意見,共同強化臺灣抵禦各種挑戰的韌性。
2025-02-15 06:30
在過去兩年中,人工智慧(AI)佔據了各大新聞頭條,但它並非唯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百達投顧盤點科技和永續領域在未來12個月的關鍵發展趨 ,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可以提升效率、產值和安全性,加速各行業的轉型。從自駕車到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這些技術正在重塑製造業、醫療保健業和物流業等多個領域。
2025-02-13 22:18
紐約時報報導,台灣過去在華府受到跨黨派支持,被視為抗中的英勇民主夥伴,但在川普重返白宮後,新政府不再聚焦雙方共同的民主理想,台美關係變得更不確定,並以交易為導向,台灣亟思應對華府變化。
2025-02-12 12:16
新光投信發表投資展望,新光投信量化投資部經理詹佳峯表示,川普上任使出霹靂新政,美債殖利率忽高忽低,牽動投資人敏感神經,聯準會最新點陣圖看到,預期美國經濟軟著陸、通膨降溫趨勢不變,僅降息步調放慢、預估2025年仍是利率搖擺年,2026年寬鬆之路更明確,今明兩年仍處降息階段,適合持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商品,作為長期領息甜資產。
2025-02-10 19:51
14家金控元月報喜,1月稅後淨利合計達新台幣577.81億元,年成長7.17%。其中,富邦金每股稅後盈餘(EPS)1.11元,單月及每股獲利續居金控業之冠,而國泰金稅後淨利為144.9億元,是唯二賺破百億的金控。
2025-02-06 08:34
川普關稅組合拳出招,但摩根大通表示,川普關稅計畫不太可能顯著加劇信用風險,可能只是談判策略,而非長期政策。金融市場投資氣氛陸續緩解,債券殖利率出現下滑。帶動高票息(5%以上)公司債ETF自今年2/3開市以來,績效全數翻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