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14:48
花蓮縣光復鄉遭洪水重創,許多民眾加入「鏟子超人」行列前往協助清淤,網路社群上流傳「救災後必須丟棄衣物,防止鉤端螺旋體感染」說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此說法與事實不符,雖然水災後容易增加感染鉤端螺旋體風險,但是感染源多為傷口接觸污水,衣物只要正常清洗即可,不用丟棄,也不必特別使用漂白水殺菌。
2025-10-03 11:39
在全台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抵達花蓮投入救災行動,為受災居民打開回家道路的同時,中央氣象署也在近日發布高溫資訊。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排出,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國民健康署特別呼籲當地居民與志工們,要保持涼爽、勤補水分,避免發生熱傷害。
2025-10-01 09:5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連假湧入萬名「鏟子超人」協助清淤,卻有不少鏟子超人表示從災區回來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甚至傳出有人「橫紋肌溶解、目前在加護病房急救」。疾管署提醒,由於風災積淹水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胃炎等傳染生風險,呼籲當地民眾及投入重建人員、志工,清理環境時落實「防疫三保」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確保自身安全。
2025-09-29 17:00
花蓮縣光復鄉災情持續至第七天,各地熱心民眾紛紛前往花蓮協助救災,化身「鏟子超人」,不過有網友提醒,災區由於洪水挾帶大量淤泥湧入,救災時穿戴的衣服、雨鞋等能丟就丟,不能丟也要消毒,內分泌醫師許哲綸也在臉書發文提醒,前往災區務必穿著適當防護裝備,以免染上「鉤端螺旋體病」,返家後若出現頭痛、腹痛等症狀,應儘快就醫。
2025-09-27 16:25
花蓮縣光復鄉受洪水重創,熱心民眾前往協助清淤,疾管署今(9/27)提醒,由於積水嚴重,可能造成生態環境損害並污染飲用水,提醒當地民眾與志工清理環境時落實「防疫三保」: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避免傳染病威脅。
2025-09-27 12:4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造成重大災情,國民黨立委張嘉郡宣布捐出1個月所得,雲林西螺新天宮主委黃耀慶也募得6輛大貨車飲用水、毛巾、免洗內褲、衣物、棉被等民生用品、救援物資,今凌晨出發送往花蓮。
2025-09-21 09:21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入京華城、政治獻金案,關押一年後日前以7千萬交保,其妻陳佩琪常在臉書上分享柯的近況,包括監控中心都在半夜3點至5點打電話查行蹤,她還透露柯文哲認為北所馬桶不乾淨,自己診斷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餐點也像廚餘一樣。對此,高檢署對外說明,柯文哲的墊子腳鐐曾在凌晨發出低電量告警1次、離線告警3次,單位才會凌晨聯繫。
2025-09-02 15:12
疾管署今(2)日公布,中部地區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均為新生男嬰,分別出生5天及10天,即出現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及敗血症。經檢驗確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其中一名早產男嬰已住院3週仍未出院。
2025-08-19 14:44
豪大雨及颱風過後,國內上週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1例70多歲居住於南部地區之類鼻疽死亡案例,疾管署提醒,民眾清理家園務必落實防護措施,佩戴口罩、手套與長筒雨鞋,並注意滅鼠及環境消毒。如出現不明原因發燒、頭痛或肌肉疼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是否接觸汙水、汙泥或動物,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2025-08-19 14:30
疾管署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中、南部未滿月嬰兒,目前皆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今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累計10例,其中6例死亡。疾管署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