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17:19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湖水淹進中橫公路(台8線)靳珩隧道,以致部分道路中斷,影響眾多用路人。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0/21)上午偕同公路局、林保署現場勘查,試圖找到減災方法,他說明,目前堰塞湖水位上升195萬噸,但壩體穩定,不會馬上潰堤或溢流,未來會朝「挖壩體使其比公路低」方向努力,讓水安全排出去,讓路搶通。
2025-10-21 00:02
《舊金山美容院》前晚(10╱19)首播收視亮眼,連晨翔、方志友、楊銘威、楊晴提前開直播分享拍攝趣事,更邀柯震東、毛弟(邱宇辰)、朵拉線上助陣,方志友還開玩笑對連晨翔說:「我覺得我們有兄妹臉,說不定你女兒生出來會像我。」他也接話:「像妳也OK!」
2025-10-20 11:58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17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岩崩,大量岩石18秒內崩落形成天然壩體,導致立霧溪被堵成堰塞湖,還傳出地標「酋長岩」消失在湖水下。對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粉專發文表示,此處過去曾有2次形成堰塞湖,太管處保育研究科長陳顧淋則澄清,酋長岩目前還沒有被水淹沒。
2025-10-20 10:21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摧毀光復鄉與鳳林鄉部分民眾家園,時隔近1個月,又有大雨侵襲花蓮,馬太鞍溪、立霧溪堰塞湖仍有潰堤可能,讓救災工作正面臨重大挑戰。而這一個月,全國民眾都在關注中央、地方政府誰將承擔起馬太鞍溪災難最大責任,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0/20)公布相關民調,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有7成4民眾認為中央、地方明顯違反責任政治原理,且此看法已成為社會、跨黨派的高度共識。
2025-10-19 14:46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邊坡17日崩塌形成堰塞湖,且水位上升迅速,擔憂有溢流潰堤風險,縣府宣布下方3處緊急撤離。全國關注之虞,不少網友好奇立霧溪的溪水呈寶石般的藍色?有專家解答,原來是和太魯閣的大理岩有關。
2025-10-19 06:29
楊謹華昨晚(10╱18)順利拿下第6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她與被稱為「宿敵」的柯佳嬿頒獎時嘴對嘴玩親親泯恩仇成為典禮高潮,今凌晨慶功宴上透露是她向對方索吻,直呼:「太想親佳嬿了。」
2025-10-13 11:38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釀災,造成多人死傷,目前仍有5人失聯,其中一對林姓夫妻自9月23日進入佛祖街與武昌街一代的工寮收拾物品後,至今仍下落不明,女兒也在現場日夜守候,還噴灑媽媽最愛的綠油精,希望透過味道牽引父母回來。負責搜救該區的屏東搜救隊昨日(10/12)終於尋獲變形車牌,不過仍尚未找到失聯者,今日(10/13)上午9時只能無奈按行程撤隊返回屏東。
2025-10-11 19:36
《鏡週刊》今(10/11)報導,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在當時舉辦生態營,與會人員曾建議改期並投入救災,主辦單位仍執意舉辦。對此,農村水保署澄清,活動並非臨時舉辦,地點也非颱風警戒區,未影響應變小組人力,但未來辦活動會更謹慎。
2025-10-11 14:20
「淡水有河2個人做了11年,現在1個人也只能做到一半,大概就是冥冥中的定數」,從淡水河邊搬遷至北投唭哩岸的「有河書店2.0」今天(10/11)在臉書貼出「結業公告」,強調除了大環境因素,還有個人口袋深度這個致命問題,決定在年底結束營業;貼文引發許多網友惋惜,連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也留言:「辛苦您了,撐這麼久,已經很令人敬佩了」。
2025-10-10 14:53
一年一度的國慶典禮今(10/10)天登場,立法院長韓國瑜在致詞時提到,台灣需要修復的除了花蓮光復鄉,還有120萬名低薪族、被光電板破壞的山林良田、美濃大峽谷案,以及被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等。對此,府方人士直言「滿令人意外」,因為韓身為國會議長,竟然在國慶大典上,用不實消息當演講內容,而且進行政治攻擊,實在令人遺憾。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