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11:18
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度進入南投,昨(5/6)晚駐駕松柏嶺受天宮,現場湧入上萬信徒。受天宮宣布當晚不關廟門,歡迎信眾參拜進香,附近茶廠也立即騰出夜宿場地,廟方提醒香燈腳,當地生態豐富,見到蛇別驚慌,柔性驅離即可。
2025-05-06 16:18
台灣籍漁船疑似違法捕鯊!綠色和平組織今天(5/6)指控去年8月直擊至少有4艘台籍遠洋漁船在北太平洋公海禁漁區捕鯊,親睹至少39隻鯊魚被捕,其中還包括瀕危的馬加鯊,今天綠色和平團隊前往漁業署前廣場舉行記者會,批評漁業署掌握不足,至今沒有任何罰款紀錄。對此,漁業署也回應了,表示已經開放試行特定漁船於該海域捕撈鯊魚。
2025-05-04 08:30
禿鷹食腐,出現時意味死亡,且以人類標準來講長得醜,長久來背負負面形象;不過禿鷹對非洲部分區域的環境貢獻,換算成金錢相當18億美元(約585.5億元台幣),缺少禿鷹會導致人獸大量死亡;只是牠們常遭毒殺或誤殺,還有人迷信牠們能預知死亡,把禿鷹頭拿來當護身符,專家正努力宣導其價值、破除迷信。
2025-05-02 20:34
衛福部今年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解釋令,針對中藥販售業者的資格明確設立新標準,引發中西醫藥界兩極聲浪。中醫藥界2日集結數百人舉行誓師大會,力挺衛福部新政策,認為產業現況已經瀕危、不能再等,假如放任不管的話,恐在20年內絕跡,民眾再也買不到品質好的藥材和辛香料;反之,藥師團體認為此舉寬門檻、稀釋專業,宣布5月4日將上街抗議,未來更不排除每週赴衛福部抗議。
2025-05-02 13:48
南投縣政府計劃在名間鄉建立焚化爐,選址鄰近彰化雲林邊境。民進黨立委陳素月今(5/2)協同彰化縣名間鄉鄉長陳瀚立及民間團體舉行記者會,認為焚化爐的選址不合理,並指控縣府一審環評「球員兼裁判」。環境部則回應表示,地方自審符合相關法規。
2025-05-02 08:30
鯨鯊是海洋中最巨大的魚類,分布廣且游速不算快,按理說應不難觀察,但長久以來科學家從未目擊牠們交配,連交配地點都摸不著頭緒。直到最近科學家懷疑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附近海域,極可能是鯨鯊的「愛愛勝地」。
2025-04-22 16:41
花蓮卓溪部落近日出現1隻台灣黑熊,不只吃民眾飼養雞隻、鵝群,2周內還咬死民眾飼養的4隻家犬。昨日(4/21)農業部林保署與當地族人,再度發現黑熊正在掠食犬隻,護管員為自保持獵槍朝黑熊射擊,最終傷重不治。對此,玉管處表示:「人熊衝突升溫,盼大眾同理看待並提升相關知能」。
2025-04-19 21:38
國內石虎主要分佈在苗栗、台中及南投地區,然而過去苗栗竹南、南庄與泰安等地並未出現石虎影像紀錄。好消息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最近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在南庄鄉首度拍攝到石虎影像,對於石虎族群分布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2025-04-04 08:30
帕納吉斯(Panagis)快樂地在泳池戲水後,在池旁吃著最愛的鯖魚;要量體重時,還有專人公主抱伺候,這裡不是什麼富豪度假中心,其實帕納吉斯是希臘的僧海豹復育中心的僧海豹,世上最稀有海豹物種及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在保育人員40年努力下,牠們從一度瀕臨滅絕的「極危」進步到「瀕危」,現在更復育到「易危」狀態。
2025-03-20 15:10
台灣生物豐富,又發現新物種!台師大與農業部生物多樣研究所今(3/20)正式發表獨立物種「魚池琴蛙」,由於牠繁殖行為特殊,是唯一會構築泥窩的蛙種,目前全球只剩兩塊棲地,約300至700隻,被定義為「極度瀕危」。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