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6:14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萬海航運今(9日)於墾丁國家公園關山地區舉辦「萬海造樹海─植樹活動」共同種下200株原生樹種,藉此解決當地因大量外來種銀合歡入侵,嚴重壓縮原生植被與生物多樣性的危機,期藉由公私協力有效抑制銀合歡蔓延,為恢復墾丁國家公園生態多樣性奠定基礎,為南台灣生態復育再添新生命。
2025-05-09 15:14
台灣大哥大攜手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簡稱GeSI)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將於5月28日至29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GeSI首場在亞洲舉辦的AI高峰會「2025全球AI賦能永續高峰會」(AI with Purpose Global Summit Taipei 2025)。本次高峰會聚焦三大核心框架:AI解決方案促進永續發展、數位基礎設施規模化、建立全球治理平台,並規劃超過12場主題演講與對談,集結橫跨10國、逾40位全球產業領袖與專家參與。與會嘉賓包括中華民國環境部部長彭啟明、Metrodata.ai 執行合夥人暨前埃森哲全球通訊與媒體產業 ESG 發展負責人 Albert Tan、廣達張嘉淵技術長、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博士,以及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與永續品牌公關副總劉麗惠等,聚焦如何克服 AI 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障礙,使 AI 解決方案能夠真正實現規模化應用,包含數據透明、能源最佳化、政策框架到台灣AI研究成果,並交流關鍵行動方案,全面探討AI如何驅動永續轉型。
2025-05-03 08:30
日本參議院今年4月通過新的法律修正案,將來熊闖入城鎮內,只要在市、町、村的長官許可下,獵人不須經警方許可,就可以開槍射殺熊。日本政府推動這項法律的原因,在於近年來日本日益頻繁的「熊害」,在日本各地不時出現熊闖入城鎮中,攻擊、甚至導致人類死亡的案件,本報導回顧黑熊攻擊人事件,並探討黑熊為什麼進入城市中?保衛人類家園的獵人們,又面臨哪些困境?以及今年通過的法案內容。
2025-04-23 15:24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萬海航運今(23日)於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之半屏山園區,舉辦「萬海造樹海-半屏山植樹活動」,預計用6年時間,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種植8,200棵樹,每塊地種植含養護3年,2025年將在半屏山地區種植1,450棵樹,以實際行動為台灣生態環境貢獻心力。
2025-04-23 13:04
不只債券要有評級!臺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與英國碳信用評級機構Sylvera今(23)日共同發表「界定碳信用品質《Defining Carbon Credit Quality》」,這份結合國際實證和科學數據,提供企業評鑑各種專案獲得碳權的信用品質,透過導入Sylvera國際評級框架,讓碳權不僅是成本,也是機會,讓台灣碳市場接軌國際。
2025-04-22 19:40
森崴能源及子公司展開全面植樹造林的永續減碳行動,地球日前夕完成了台東池上新植造林(南橫公路以南林地)年度的種樹行動,更接力參與新北市政府的「百萬人種百萬樹」計畫,及5% Design Action發起的「地球解方 Earth Solutions」行動,由元杉森林與「企業創森大聯盟」提出大面積植樹造林的「自然解方」。
2025-04-16 08:00
1噸碳的價格可以查表,但一片珊瑚礁的價值有多少?黑熊怎樣才算復育得好?國際近年新推動的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倡議,企業端苦惱如何達標,然而危機也是轉機,2年前升格的國家公園署借力使力,透過自身研究能量幫企業做翻譯,不僅擴大ESG引入的資源,同時亦幫自己看顧全國4分之1海陸保育面積。
2025-04-06 16:04
台達電文教基金會贊助生態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今(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8K公益首映會。《沈睡的水下巨人》是全台首部以超高畫質記錄台灣深海影像的紀錄片,歷時四年以8K120幀的業界最高規格拍攝,現場搭配台達領先全球的 8K 投影技術,在800吋大型螢幕放映,帶領觀眾下潛深海50米,探索八艘沈船實景,呈現未曾公開的台灣海底現況與生態危機,喚起大眾重視海洋復育。
2025-03-30 20:41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昨在和平區樹林救援到一隻台灣黑熊小母熊,原本生命情況穩定,送往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觀察,未料今(3/30)突然不明原因死亡,將進行解剖釐清死因。
2025-03-20 15:10
台灣生物豐富,又發現新物種!台師大與農業部生物多樣研究所今(3/20)正式發表獨立物種「魚池琴蛙」,由於牠繁殖行為特殊,是唯一會構築泥窩的蛙種,目前全球只剩兩塊棲地,約300至700隻,被定義為「極度瀕危」。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