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07:20
每到報稅季,各地區國稅局不免出現兄弟姊妹重覆列報扶養父母的案例,有些家庭經過協調就能達成共識,但也不乏實際審查發生爭議者。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被剔除一方不服氣,經常鬧到打行政訴訟;財政部索性頒布解釋令,以「打分數」的方式,綜合判斷是否有扶養事實。
2025-04-26 07:10
5月1日報稅季即將到來,財政部特別整理過去納稅義務人常出現的申報樣態,包括申報同住滿70歲的非直系親屬,免稅額就不是14.55萬元;點光明燈、安太歲之香油錢列入捐贈的列舉扣除額就糟了。北區國稅局表示,為避免申報錯誤而遭補稅或併予處罰,特別整理以往報稅常見的錯誤態樣,提醒民眾注意。
2025-04-25 22:15
「新新併」日前通過金管會核准,但新光金前董事長吳東進二女兒吳欣儒今天卻申報出清持股,將轉讓3630張新光金,外界聯想是否藉此表達不滿。
2025-04-25 18:00
為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健保署日前公告修正《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鎖定支援院前診所的醫師,當每月的診所申報量超過10萬點後,健保點數將打折給付,新制預計7月上路。健保署估計,新制上路後,每年可節省健保支出約1.6億元。
2025-04-25 17:08
財政部今(25)日舉行114年期房屋稅開徵宣導記者會,由於房屋稅2.0去年7月1日上路,今年5月首次開徵,在自住房屋輕稅、非自住房屋重稅、房屋現值10萬以下免稅全國限3戶等新政下,財政部預估今年開徵件數將成長1.95%至963.11萬件;稅額將成長12.87%至1,028.42億元。
2025-04-25 15:58
今年房屋稅將在5月1日開徵,是房屋稅2.0新制上路後首次開徵,由於新制上路後,自住要件是要辦竣戶籍登記,財政部估算仍有91萬戶未及在開徵前40天,也就是今年3月24日前(遇假日順延)設籍,才能適用1.2%的自住稅率;為了愛心辦稅,今年特別延長至6月2日,請民眾要保握最後設籍機會,錯過房屋稅就要爆增4倍。
2025-04-25 13:33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未來看病將不再只是「對症下藥」,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宣布攜手成立「臺灣全基因體定序聯盟」,結合多家醫院與專業團隊,希望讓基因檢測走入臨床,幫助更多人精準診斷、精準用藥。健保署也透露,自去年起,基因檢測(NGS)已納入健保給付,今年將建立一套全國統一的標準化報告格式,讓醫療資訊更透明、更好用。
2025-04-25 11:48
台灣只花了7年就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今年高齡人口占比將超過20%;據財政部統計處統計,有申報綜所稅的者,占整體高齡人口57%;由於大多已退離職場,以被動性收入居多,其中2022年平均每人股利所得27.8萬元,男性又為女性的2倍。
2025-04-24 18:57
賦稅署長宋秀玲今(24)日表示,由於今年報稅適用的免稅額、各項扣除額、基本生活費、課稅級距全數調整,有感減稅效應下,估計今年綜合所得稅報稅戶數增至690萬戶,減稅利益約243億元;營所稅方面,按成長1.6%估計將有111萬件。
2025-04-24 18:49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4/24)天召開第4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在報告「出因應變局,掌握綠色轉型契機」時表示,美國新關稅政策確實影響國際減碳態度,但政府淨零目標不變,而且這次是台灣轉型的機會,政府會協助所有產業進行雙軸轉型,提高競爭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