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23:57
前立委林昶佐將接任駐芬蘭代表,民眾黨立委林憶君今(5/19)質詢指出,林林昶佐曾患焦慮症,北歐國家日常短,病症容易發作,質疑是否適合。林昶佐晚間向病友喊話,要對自己有信心,「絕對可以回復到正常生活,包括工作」。
2025-05-19 13:35
健保署今(19)日宣布,藥品共擬會日前通過2項PARP抑制劑用於「晚期高度惡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維持治療」、「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及「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第一線」,預估嘉惠約775名癌症病友,挹注年藥費約9.79億元,並於6月1日生效。
2025-05-13 17:31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一(12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藥商在30天內依政府指示調降美國市場藥價,預估降幅高達30%至80%。外界關注此舉是否將對全球藥品供應鏈帶來衝擊,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3)日強調,台灣正密切關注相關發展,「國內藥品與醫材皆有良好監測系統與存量,請國人放心」。
2025-04-30 11:56
因看見弱勢群體的需要,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今(30日)舉辦「2024讓愛閃耀捐贈儀式」,公布去年共補助65個中小型社福單位逾1939萬,包括癌症病友支持、女街友與藥癮婦女社會重建等,並邀請受助團體分享感動的服務歷程。
2025-04-24 17:27
健保署今(24)日宣布好消息,將擴大免疫療法給付範圍,新增「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三種癌症治療適應症,預計最快於今年6月實施,預估將嘉惠約3400名癌症病友,將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32.95億元。
2025-04-18 20:12
立法院去年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激烈衝突,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以扇子打了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一耳光,事後羅智強提告。台北地方法院於17日一審宣判,邱議瑩須賠償羅智強新台幣20萬元,羅智強回應表示,「不向獨裁屈服,不與暴力妥協,他橫任他橫,羅智強會與惡勢力對抗到底!」
2025-04-17 12:54
國人10大死因中與三高相關者占5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及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病),每年約6.2萬人死於三高相關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約30%,為降低健保負擔與國人死亡率,政府設定目標,2030年三高相關慢性病死亡率要下降1/3。
2025-03-29 13:36
「軟骨發育不全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因下肢無法生長,終生身高平均僅約130公分,生活需靠人協助。目前只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療該疾病,健保日前通過,讓2歲以上個案可以施打,可嘉惠72人,每年支出約5億至6億元。
2025-03-19 15:44
今年健保署推出的健保醫院總額制,除了台北區外,其他地區已經於1月上路,台北區預計4月上路,將有22項保障項目不納入總額,病友憂心淪為醫療人球;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今(3/19)表示,罕病藥物由專款支應,不計入醫院個別總額分配,若未來發生醫療人球事件,將嚴格處分。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