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2:54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投票在7月26日落幕,對不少投入其中的民眾來說,心理上可能會出現「罷免症候群」。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李俊宏指出,政治參與雖是民主的重要表現,但過程中的情緒波動,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擔。他提醒民眾若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等狀況,且持續超過兩週,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2025-07-15 12:04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宣布將對俄羅斯擴大制裁,並繼續提供烏克蘭武器。川普透露,之所以對俄羅斯總統普丁改觀,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有關。
2025-06-24 00: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上周播出5、6集,收視再創新高,黃鐙輝飾演的「羅自強」終於登場,他為了角色做了大量功課,還到嘉南療養院做田調,一場他在療養院就醫用藥後的戲,他設定自己的反應是遲鈍、眼神空洞、難以控制臉部表情,口水也因無法吞嚥自然流下來,拍攝當下,飾演老婆的謝欣穎一舉動讓他印象深刻,「進入角色狀態之後,當時控制不了嘴角,口水就這樣流下來了,欣穎居然直接伸手接住」。
2025-06-12 13:11
林秉樞因暴打前綠委高嘉瑜入獄,今年2月因病獲准保外就醫,家人甚至一度放棄急救。林秉樞救回一命後持續治療,而他控告藍委陳菁徽、媒體人朱凱翔洩漏疫苗案的民刑事案件官司仍積極進行,林向兩人求償120萬。林父今天到台北地院出庭時談到林秉樞的近況,強調北所每月固定探視,「他講話怪怪的」,雖然現在意識比較清楚,但有時仍會混亂,「寫字也亂七八糟」。
2025-06-09 08:00
教育部預計今年9月實施新制,強化校園手機、載具管理措施,然而,越來越多國際研究顯示,校園手機禁令的效果十分有限,學生只是將使用時間移到校外,整體使用量並未減少,而台灣本土調查及教育工作者紛紛觀察到,學生往往在進入學校前就開始接觸手機、網路,然而大多數家長受限於種種因素,缺乏引導孩子的相關知能,面對不會回頭的數位浪潮,公部門還有更多措施可以協助,尤其社會更應該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體驗生活。
2025-04-24 19:21
彰化蕭姓男子吸毒後開車上路,22日逆向撞擊康橋學校單車環島師生,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檢警也在車上搜出喪屍煙彈和(依托咪酯)及吸毒器具。對此,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指出,若施用海洛因通常不太可能開車上路,觀察近期多起案件都是邊吸食喪屍煙彈邊開車,他坦言這種毒駕很難察覺。
2025-04-16 12:21
北捷石牌站4/15驚傳隨機傷人,女子持利刃從背後攻擊,乘客毫無防備當場受傷。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醫師透過媒體建議,民眾候車應保持警覺心。
2025-04-16 10:32
北捷石牌站昨傍晚發生隨機刺人案,40歲林姓女子持刀從背後攻擊在月台候車的另名女子。醫師指出,加害人動機仍需釐清,建議民眾候車時,可斜站面對列車門,注意後方及左右,在陌生人接近時,提高警覺。
2025-04-15 17:09
林秉樞因暴打前綠委高嘉瑜入獄,今年2月獲准保外就醫,一度裝上葉克膜,但他控告藍委陳菁徽、媒體人朱凱翔洩漏疫苗個資案仍持續進行。高院今開庭,林秉樞父親代表兒子出庭,法官詢問林秉樞的狀況,林父強調他雖然清醒,但全身都沒辦法動,他有簽名委託出庭,「希望我勇敢為他表達意見」。林父表示有意和解,但朱凱翔、陳菁徽則透過律師表明暫時沒意願。
2025-04-14 21:44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30歲朱姓男子預謀砍死媽媽,還事先購買木工用的砂輪機等器材,花18小時將媽媽肢解,再運到社區的垃圾壓縮機毀屍,透過不知情的環保人員送往垃圾場焚燒殆盡,導致朱母屍骨無存。歷審法院均認定他犯案時未喪失心神,判無期徒刑定讞。不料,逆子朱男竟向高院聲請再審想脫罪,他今天出庭主張「防衛過當」才過失殺人,怒嗆自己被不正訊問威逼認罪,激動要求法官10天內判決,「趕快放了我」。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