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4:40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為各國的首要課題。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8)日透露,最快於5月推出個人醫療風險分級系統,透過紅、黃、綠燈三種顏色,告訴患者不同罹患疾病的風險預測,第一階段將鎖定糖尿病的併發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衛教AI助理,根據個人風險預測結果,提供量身訂做的衛教資料。
2025-03-13 08:19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宣布今年3月10日起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19至64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五大高風險對象納入公費接種,全年皆可施打。專家呼籲,肺炎鍊球菌是社區最常見,且容易導致流感併發肺炎的主要致病細菌之一。以癌症病患為例,感染風險可達一般人的近十倍,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儘速安排接種,以完整免疫保護力。
2025-03-04 12:13
3月13日即將登場的「世界腎臟日」,健保署長石崇良今(4)日表示,過去台灣被譽為「腎臟王國」,而如今洗腎人口逐漸下降。他指出,腎臟疾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及早發現並進行干預至關重要。今年健康檢查的年齡下修至30歲,若能及早發現腎功能問題並控制體重、血糖、血壓等,可將進入洗腎階段的時間至少延後10年。
2025-01-14 11:27
衛福部自今年元旦起,將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凡1995年(含)以後出生的國民皆可憑健保卡免費進行健康檢查。記者會現場,中職樂天桃猿隊投手陳冠宇驚喜現身,分享自身健康故事。他表示,這項政策非常棒,並呼籲30歲的國人朋友踴躍利用健檢資源:「有好的身體,才會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品質,擁有更強的抵抗力。」
2024-12-25 22:29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日本「蘋果病」、黴漿菌疫情升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分析,都是受免疫負債影響,這幾種疾病都沒有疫苗,得靠戴口罩勤洗手防護。
2024-12-21 16:44
健保署日前召開藥物共擬會議,新增、擴增給付多項藥物,健保署今(12/21)公告,包括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癌、膽道癌、乳癌、大腸癌、骨質疏鬆、慢性腎病等治療藥物新增或放寬,受惠人數約30多萬人,最高每人每年可省下超過百萬元藥費,最快明年2月生效。
2024-12-11 12:53
51歲的陳女士於今年2月初因高血壓到醫院檢查,意外診斷出罹患腎臟病第五期,她因不願洗腎,一開始選擇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最終接受醫療團隊建議,接受活體腎臟移植手術。丈夫楊先生不捨太太受苦,志願捐出腎臟,但夫妻倆血型無法相融,台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做了五次「雙重血漿置換術」,終於成功移植。
2024-11-24 17:33
中國國家醫保局23日通報7間醫院超標準收費、過度診療、重複收費等「自查自糾嚴重不到位」情況,超收醫保基金近9000萬人民幣(約4.05億元台幣),有醫院將腹部CT(電腦斷層掃描)的費用硬收3次,分拆為上腹、中腹、下腹,眼睛檢查亦如此,分拆成左眼、右眼收費。
2024-10-29 14:35
疾管署今(10/29)公布國內上週新增3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均位於高雄市,其中1例死亡,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觸史不明,10/22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敗血性休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不幸病逝。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風即將來襲,高風險族群外出注意個人防護措施,如有相關症狀請速就醫並告知相關暴露史。
2024-10-22 14:46
疾病管制署今(10/22)公布國內新增2起類鼻疽病例,均在高雄市,其中80多歲男性有多重慢性病史,出現發燒、呼吸喘住院並採檢,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死亡,為山陀兒颱風後死亡首例。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