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20:37
有沒有想過癌症是「省出來的」?醫師分享案例指出,曾經有一家3口相繼罹患腸胃道癌症,一問才知道這家人「吃飯1壞習慣」導致。另外,多年來問診常發現「為了省錢而罹癌」的患者,呼籲一定要保持飲食的好習慣,避免癌症找上門。
2025-05-24 13:42
端午節吃肉粽滿滿儀式感。50歲蔡先生在兩周前於超商預購六家星級飯店與餐廳推出的粽子,搶鮮品嘗,連續兩天每餐試吃2家粽子,總共12顆,才第3天就消化不良便祕與脹氣,就醫後採用中藥合併穴位按摩,調養一周才改善。醫師提醒,節慶美食應該依體質適量攝取,千萬不要讓享受美食反成為身體另一個負擔。
2025-05-04 15:36
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有進口豬肉被檢出含萊克多巴胺0.001PPM,來自澳洲共1批22.99公噸。雖未超標,但專家呼籲應監測流向並強化相關配套。
2025-04-10 09:54
一名35歲的男性業務員,近一年來反覆出現腹痛與腹瀉症狀,經常因腹脹導致食慾不振,不僅影響工作表現,連日常生活也深受困擾。經就醫檢查,透過大小如魚肝油膠囊的「膠囊內視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少見的克隆氏症。在接受妥善治療後,症狀已明顯改善,體重也不再持續下降,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醫生表示,小腸疾病較難以利用傳統腸鏡檢查一窺全貌,臨床上會仰賴膠囊內視鏡補足此一盲點,對克隆氏症早期發現與評估病灶嚴重程度有極大幫助。
2025-04-07 10:47
癌症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尤其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常會面臨副作用問題。據臨床發現,約五成的患者會出現皮膚副作用,死亡率甚至高達四成,這使得許多病患因此不敢再持續使用藥物。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這些副作用的原因,並提出了解決方案。研究團隊指出,研究發現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
2025-04-03 22:03
這個冬季諾羅病毒大爆發,全球多國皆爆嚴重的大規模感染病例。英國康納輪船公司(Cunard Lines)旗下豪華遊輪「瑪麗皇后二號」(Queen Mary 2)亦發生諾羅病毒群聚感染,造成逾230名乘客及17名員工上吐下瀉。
2025-04-02 14:11
一位女性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就醫,經大腸鏡檢查,赫見兩條長達20公分的蛔蟲。醫生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子家中養豬,又自己種菜,常用豬糞當有機堆肥,加上她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進入體內。
2025-03-26 16:34
繼宜蘭「涮樂和牛」羅東店出現疑似食品中毒後,又有民眾反映市區某餐廳吃快炒也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有家族成員19人用餐,11人發生不適症狀,其中5人就醫後均已返家休息,宜蘭縣政府衛生局今(26)日上午接獲並派員稽查,據疫調結果,不排除腹瀉群聚感染可能性,同時也發現6項衛生缺失,並命業者限期改善。
2025-03-15 08:10
5年前的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因新冠病毒(coronavirus,世衛定名COVID-19)造成感染的新冠肺炎已進入「全球大流行」。這個2019年底首度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出現的新型病毒,累計造成超過7.7億人確診,逾700萬人病故。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俗稱「長新冠」(long covid)的身心影響,至今仍困擾許多人。
2025-03-14 17:02
台中市一名12歲男童,本月初半夜高燒、肌肉痠痛後開始莫名狂吐,家長帶他到醫院就醫前不到半天就吐了8次,接著,同一天同校學生陸續又有8名學生類似症狀就醫,症狀診斷為諾羅病毒群聚感染,幸好經過症狀治療,一天後都已經明顯改善。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