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6:14
肝癌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許多患者在診斷時已處於中晚期,過去的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為改善治療情況,健保署自今年2月1日起,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9)日表示,這2項擴大適應症受惠人數約每年各約800人,每名患者每年可節省約新台幣200萬元的藥費,推估給付一年約16億元。
2025-03-18 11:36
肝病是健康的大敵,尤其是慢性B型與C型肝炎,約有15至20%的患者會發展成肝硬化,而高達80%的B、C型肝炎患者將可能導致肝癌。國民健康署呼籲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積極進一步接受檢查,目前仍有超過8萬名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尚未進行後續檢查。
2024-06-18 13:10
衛福部昨天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撥快14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蘇一峰今(6/18)指出,十大死因中,有四大死因與呼吸道疾病有關,直言「呼吸道疾病儼然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認為空氣污染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
2024-06-17 11:30
衛福部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惡性腫瘤)蟬聯42年居冠,再細看癌別仍以肺癌、肝癌為主,這兩種癌別連續44年交互盤據前兩名,去年癌症時鐘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10分7秒撥快14秒。
2024-06-17 10:00
衛福部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暫居前三名,與前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第二名,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新冠則從原本的第三名降到第六名,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則是恢復至疫情前排名。
2024-05-19 21:43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4月初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得知罹患膽管癌,經治療後仍於昨(5/18)宣告不治,享年75歲。對此,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曾在臉書粉專指出,膽管癌不常見,很難醫又不好診斷,主要會出現黃疸、茶色尿、灰白便、右上腹痛、皮膚癢、食慾不佳及體重下滑等症狀,請民眾小心注意。
2024-05-15 12:24
為提升癌症照護品質,健保決定給付新醫材,衛福部健保署今(5/15)日宣布,從6月起擴增給付新醫材「金屬膽道支架」運用於緩解惡性膽道阻塞,包括膽囊癌、膽管癌、胰臟癌等,預估1年有約4千多名癌友受惠,可省下最高新台幣6萬元的支出。
2024-05-14 10:50
衛福部健保署5月1日起將19種癌症的NGS納入健保給付,每人一生只能申請一次,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健保署署署長石崇良今(5/14)日表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過去5年已經整合36個生物資料庫,考慮資料龐大性、更高規格保護性,因此將檢體數據存在平台,作為未來給付效應評估甚至提供給新藥研發來源。
2024-04-19 19:33
每人一生只有一次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 NGS)要來了!衛福部健保署今(4/19)日晚間臨時宣布,將在5月1日將其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
2024-03-21 21:23
健保署今天(3/21)同意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共納入19種癌,將分為3種類別定額給付,每人、每種癌別終生給付一次,分別會給與不同支付條件,最快今年5月1日起實施,預算約3億元,估每年可受惠約2萬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