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與台基盟生技於4月25日宣布成立「臺灣全基因體定序聯盟」,推動全台精準醫療發展。健保署長石崇良(右三)強調未來將建構標準化NGS資料系統,打造永續健康生態系。游騰傑攝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未來看病將不再只是「對症下藥」,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宣布攜手成立「臺灣全基因體定序聯盟」,結合多家醫院與專業團隊,希望讓基因檢測走入臨床,幫助更多人精準診斷、精準用藥。健保署也透露,自去年起,基因檢測(NGS)已納入健保給付,今年將建立一套全國統一的標準化報告格式,讓醫療資訊更透明、更好用。
國衛院與台基盟生技今正式宣布成立「臺灣全基因體定序聯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未來將朝向「精準檢測、精準診斷、精準用藥」的方向邁進。他也表示,自從2024年起,次世代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後,已成為民眾醫療過程中重要的健康資料來源,並透露今年下半年將推出NGS標準化計畫,目前共有七家醫院參與測試行列,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總、秀傳醫院、永康奇美、柳營奇美、成大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期望藉此建構臺灣永續的精準健康生態系。
台基盟生技是由國衛院的研發成果技術轉移至民間所成立的公司,專注於全外顯子體定序及全基因體定序服務,並已經取得實驗室衍生技術服務認證,致力於改善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遺傳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等在內的各類健康狀況之診斷。國衛院則為中華民國之醫藥與衛生研究機構,屬於公設財團法人。
石崇良指出,國衛院技轉全基因定序至民間,是臺灣精準健康領域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他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精準檢測、精準診斷與精準用藥,並說明自NGS納入健保給付以來,已成為民眾健康資料的一部分,不僅可作為臨床療程參考,更可用於未來的研發與療效評估,是資料庫建立的重要基石。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透過NGS已蒐集大量資料,亟需進行資料整理與清理,以利後續運用。因此,下一階段將聚焦於建立資料標準化機制,首波將針對癌症治療流程進行NGS報告的標準化與國際化。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共有46家醫療院所具備NGS檢測能力,但各家報告格式不一,缺乏統一架構,並根據統計,NGS申報前五大癌症類別已占總申報案件的85%,依序為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乳癌及肝內膽管癌。
石崇良也指出,未來希望不論是哪一家醫院執行NGS檢測,其報告結果都能達成標準化、互通性與互操作性。目前已知有七家醫院加入NGS結構化報告試行計畫,涵蓋內容包括個人資料、癌症細胞資訊、病人診斷結果、基因檢測數據等,並進一步延伸至重大傷病申請、藥品事前審查及臨床結果等應用,共計需填列102個欄位。
他強調,NGS標準化作業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5、6月將率先制定實作指引,並在七家醫院展開結構化報告試作,收集回饋意見後再行修正與完善。未來目標是所有NGS報告皆能全面結構化與標準化,進一步提升醫療資料的互通性與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