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22:10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逝世8年之際,台灣好基金會特別在台東池上策辦展覽,吳清友的女兒、現任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紀念展開幕式上,揭露一段父女情深的感動事蹟。父親過世後吳旻潔仍持續繳納電信費,後來決定瞞著母親解鎖吳清友的手機,赫然發現爸爸的備忘錄註記一段話:「我寧願我的女兒不是誠品的CEO,如果她可以活地這麼悵然自在。」但吳旻潔告訴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時,林懷民卻一點也不意外。
2025-10-19 07:48
從夢裡的白兔,到畫布上的青春告白。18歲高中三年級學生梁個兒在台中舉辦個人畫展《白兔夢境 In Dreamland》以細膩的筆觸與深層的象徵語彙,呈現從童年純真到青春思索的心靈旅程。這場展覽不只是藝術作品的發表,更像是一場父女之間、關於理解與陪伴的故事。
2025-10-16 18:01
桃園國際機場第3航廈北登機廊廳預定今年底啟用,北登機廊廳的樓層配置與既有登機長廊不同,出發層在3樓、抵達層在4樓,樓層分明方便旅客識別;開放式候機區寬敞舒適,有大面積玻璃帷幕可近距離欣賞飛機起降;雙向電走道也能減少步行時間,沿途還可欣賞牆面的公共藝術作品。
2025-10-14 18:16
中國雲南一座名為「荒野之國」的主題樂園,近日成為網路熱門話題。原來園內設置的「人形蜈蚣」、「三面女孩」等藝術造型,讓遊客直批詭異、不舒服。園方原本不打算更動,提醒遊客「了解特色再來」,只是最後仍扛不住輿論壓力,決定拆除爭議作品。
2025-10-08 14:37
印度教節慶「杜爾嘉女神節」(Durga Puja)上週登場,位處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出現一個難以忽視的畫面:印度教女神杜爾嘉十手各持一件天界武器,但對準的目標並非常見的魔怪麥蘇瑟(Mahishasura),而是一尊以川普(Donald Trump)為原型的金髮人偶。
2025-08-25 07:00
關西世博期間,文化部在日本大阪市中心舉辦We Taiwan系列活動,上百場次活動內容橫跨電影、音樂、文學、劇場、視覺藝術與科技藝術等領域;這場舉辦19天,共計動員500人力的盛大慶典背後,是從巴黎文化奧運以來的經驗再升級,不只是一次性的煙火活動,主事者更期盼透過實戰練兵,讓台灣的團隊磨練出跨海溝通、對接、執行企劃的能力,未來才能在更多國際活動上,讓世界認識台灣文化。
2025-07-28 14:06
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的公共藝術作品「公平正義.圓融和諧」,3年前遭民眾檢舉很像日本陶藝大師木野智史的作品「颪」,遭對方跨海提告。承攬該標案的葛菲雅奇公司及負責人、台灣攝影家蔡文祥否認抄襲,但台北地檢署委託鑑定後,認為涉嫌「改作」明確,將蔡文祥及公司依違反《著作權法》起訴,成為我國公部門的公共藝術作品起訴首例。
2025-06-02 14:55
再過兩天就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6週年,以往香港年年會舉辦燭光晚會悼念罹難者,但自實施港版國安法後,這類活動已不容在香港舉辦。有流亡台灣的港人近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台灣已經是少數可以公開悼念六四、譴責中共的地方,光是從這點來看,台灣存在的意義就特別重大。
2025-04-07 08:00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推動6年後,隨著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碑邁入下一階段,當大量前輩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無償將珍貴的作品捐給國家典藏時,榮光背後卻有人才斷層隱憂,高等教育階段有志投入的學生持續減少、既有教育資源不足、就業前景不佳等問題環環相扣,連帶影響國民教育的師資與課程只能輕描淡寫,當作品收集、場館建設逐漸到位後,又該怎麼深化人才的培育?
2025-04-06 18:01
華人民主書院、陳文成基金會與在台港人團體「香港人權連線」共同舉辦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盼以創作對抗遺忘,另舉辦「破窗自由——香港人權作品比賽」,學生組季軍是一位台灣的12歲國中生,他的作品「請不要緊盯著我」畫下遭天網監控的恐懼,這是在台流亡港人赴湯最喜歡的作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