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司法之秤」進駐最高檢察署 展現台灣司法美學與核心價值

    2025-11-14 11:34 / 作者 呂志明
    司法之秤。最高檢察署提供
    為展現台灣本土藝術之美與司法核心價值,最高檢察署於昨(10/13)日上午舉行「司法之秤」揭幕儀式,正式將這件融合法治教育與更生精神的藝術作品永久陳列於最高檢察署一樓大廳,這件作品是由國寶級銅藝大師吳宗霖先生領銜製作,並由元大文教基金會、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及如是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基金共同捐贈,象徵法治教育與更生精神的重要結合。

    司法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傳承法治精神

    「司法之秤」由台北監獄銅雕藝術班學員在吳宗霖大師的指導下精心打造,是為慶祝更生保護總會成立80週年而製作的特別作品。最高檢察署表示,該作品以秤軸象徵法律的中正,秤盤化作圓鑼,寓意「金石之音、正心養氣」,並結合台灣傳統工藝與司法正氣,充分展現「法、理、情」三者的核心價值。

    國寶級銅藝大師吳宗霖。最高檢察署提供


    作品秤座上鐫刻「公平、效率」的拉丁文,傳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及「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的理念;同時,法以「秤」象徵公正無私,理以「鑼」傳遞正心養性的精神,情則以「圓」表達外圓內方的包容之道,呈現台灣司法美學的深刻內涵。

    柔性司法 人文關懷的實踐

    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在揭幕儀式中表示,更生保護總會80年來致力於陪伴迷失的人重新走回正道,展現了柔性司法的力量。他指出:「法律不僅要有力度,也要有溫度;正義不只是在法庭實現,更應在每一個需要關懷的生命中發光。」

    更生保護總會董事長張斗輝則特別感謝各界支持,讓這件作品得以順利完成。他強調:「司法與藝術的結合,不僅是對更生精神的詮釋,更是對社會正向力量的展現。」

    最高檢察署10月13日上午於一樓大廳舉行「司法之秤」揭幕儀式。最高檢察署提供


    檢察總長邢泰釗則表示,「司法之秤」的誕生是人生奇幻旅程的重要篇章,藉由這項作品,希望持續建構臺灣本土司法內涵與美學。他強調,雖然臺灣法學制度尚有進步空間,但以民為本的精神始終如一。

    創新形式推廣法治教育 深入民眾生活

    最高檢察署近年來積極透過多元創新形式推廣法治教育,包括推出《2024反賄選愛台灣公益桌曆》、《2025「法律 童話 物語」公益桌曆》及正氣系列微電影等,均獲得熱烈迴響。最高檢表示,法治教育不應局限於法庭與教室,而應融入每個國人的日常生活,讓法律成為社會運作的核心力量。

    最高檢察署10月13日上午於一樓大廳舉行「司法之秤」揭幕儀式。最高檢察署提供


    這次「司法之秤」進駐最高檢察署,不僅是一項藝術與法治結合的象徵,更是對台灣司法精神與人文關懷的深刻詮釋。未來,最高檢將持續以創新方式推動法治教育,讓更多人感受到法律的溫度與力量。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