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14:44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至今一個多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10/25)到場視察,並宣示將在馬太鞍溪南岸興建「超級堤防」,讓馬太鞍溪兩邊能具備「百年防洪大計」的目標;此外,也要求水利署等專家設法把水量引流出,降低威脅,並盤點全國堰塞湖狀況,「這麼大的一個教訓,不要讓歷史重演」。
2025-10-20 13:56
受輕颱風神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雙北降下驚人雨勢,北市水利處宣布,台北市今日(10/20)17時執行淡水河(新3-2號華翠至淡6號敦煌)、基隆河沿線疏散門及越堤坡道「只出不進」管制,提醒車主將車輛開離,並預計於管制4小時後、晚上9點開始進行拖吊作業。
2025-10-19 15:27
受風神外回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今日上午北部出現明顯雨勢,台北市水利處今(10/19)表示,強降雨可能導致河川高漲,且上游水庫可能隨時調節性放水,提醒民眾,河濱疏散門可能啟動只出不進、或全面關閉管制措施。
2025-10-11 13:18
花蓮光復鄉洪災持續復原中,目前重點為道路側溝清淤,總長30公里的側溝,還有一半待清,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10/11)徵集「勺子超人」,呼籲志工不用再帶鏟子,但是非常需要較長的勺子協助清溝。
2025-09-25 14:13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持續擴大,截至25日下午13時,已造成15人死亡、33人失聯,另有52人受傷。除了光復鄉嚴重受創外,原本地勢較高的鳳林鎮北岸,也因連日洪峰帶來大量土石淤積,導致堤頂再度溢流,防汛道路相繼積水。
2025-09-24 11:16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要求行政院對堰塞湖提出解決方案,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9/24)日表示,這是嚴重的天災,救災不應互推責任,中央、地方後續必須更緊密合作,把災後復原的工作陸續做好。
2025-09-23 13:20
強颱「樺加沙」雖往西遠離台灣,但外圍環流挾帶豪雨,高雄山區仍得嚴防豪大雨。市長陳其邁今(9/23)早跑行程,先去觀音湖滯洪池關心防汛準備。觀音湖已升級成可蓄洪56萬噸的「超級水庫」,大幅降低下游積淹水情形。隨後他也到旗山抽水站視察,並沿途慰勉清疏人員。
2025-09-20 09:55
「七月半鴨仔,毋知死活!」這句台語諺語是指農曆7月15日也就是「中元普渡」,台灣民間信仰祭拜孤魂野鬼只能用鴨子。雲林縣斗南鎮卻發生一群知死活的鴨群,集體大逃亡跑到馬路上,行經用路人嚇到緊急閃避,斗南警分局獲報鴨群導致交通大亂,趕緊將鴨群趕回養鴨場。
2025-08-23 06:00
丹娜絲颱風與0728豪雨重創嘉南沿海,高雄山區首當其衝,多納林道累積雨量逾2646毫米,直逼莫拉克等級。高市府結合實戰經驗與智慧科技,強化預警、研判與應變流程,並制度化資源預布與AI預測,確保災前部署、災中即時應變,有效降低災害衝擊,防汛體系獲高度肯定。
2025-08-11 18:44
經濟部水利署今(11)日表示,楊柳颱風來勢洶洶,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聽取水利署報告氣象情資,依相關定量降雨分析研判,13日受楊柳颱風影響,預估台中以南、大台北東側山區、宜蘭有大雨至豪雨機率,花東及南投以南山區有豪雨至大豪雨機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