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堰塞湖湖區崩坍、土方崩落及淤沙現況。林保署提供
中度颱風「鳳凰」逐漸逼近台灣,氣象署預估下週將影響全台,東部地區恐成主要受災區。花蓮縣政府今(11/8)日依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最新堰塞湖風險評估,劃設警戒範圍涵蓋光復、鳳林、萬榮三鄉鎮,共2720個門牌列入預防性撤離清單。光復鄉公所更明訂規範「上次淹水超過1.5公尺的住戶,一律強制撤離」,即使有2樓也不例外。
林業署花蓮分署指出,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自9月23日樺加沙颱風導致溢流後,壩體嚴重受損,導致大量土砂沖刷至下游,重創光復鄉,目前仍有約150萬公噸蓄水量及1.1億立方公尺殘留土方;氣象署預測鳳凰颱風帶來24小時約500至800毫米暴雨,不排除再度出現大型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
分署長黃群策說,根據極端模擬情境,一旦產生新的堰塞湖,蓄水量上看1500萬公噸,是舊堰塞湖的十倍;若雨量達800毫米,新堰塞湖恐在24小時內潰決,模擬的最大洪峰瞬間高達每秒4500立方公尺。
為預防災情擴大,林業署今日已將模擬範圍資料送交花蓮縣府,供各鄉鎮規劃撤離動線。警戒區域包括光復鄉大馬、大平、東富、大同、大華、大進、北富等村,以及鳳林鎮長橋、大榮、山興里與萬榮鄉明利村,部分地區更延伸至鳳林鎮箭瑛大橋南側,範圍僅略小於9月堰塞湖潰決時的受災區。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林元鵬昨召開「防汛整備會議」,動員水利署全國轄下各機關支援花蓮光復地區防災。第九河川分署已於馬太鞍溪兩岸、阿陶莫福德廟、西馬佛五號堤防等低窪地區,預布8台大型移動式抽水機,並就近配置挖土機、21噸卡車、1427塊消波塊及太空包,隨時應對搶修。
此外,水利署自樺加沙颱風後已完成190萬立方公尺疏濬工程,確保馬太鞍溪主深槽暢通,提升河道通洪能力。第九河川分署並完成北富三段900公尺加高作業,北富二段預計於9日前完工。同時強化CCTV監控、水位與雨量警戒站,每日進行5次水情通報,24小時監測天氣與水勢變化。
花蓮縣府表示,警戒範圍套圖後共有2720個門牌,戶政單位正加速核對戶籍資料,提供各鄉鎮掌握撤離名單。目前縣府、消防局與林業署持續透過「綠色防災通報系統」共享資訊,一旦鳳凰颱風登陸或雨勢超過警戒值,將立即啟動撤離程序。
光復鄉長林清水表示,鄉公所將於明日下午召開防災整備會議,邀集消防局、警察局、民政處、社會處、自來水公司、台電公司共同協調撤離與避難所運作。若氣象署發布黃色警戒將啟動預防性撤離,紅色警戒則改為強制撤離。
林清水說,針對偏遠地區或聽力不佳長者,除透過警報系統外,還將動員警車、垃圾車巡迴廣播宣導,並要求村長親自通知家戶,避免有住戶聽力較差或看不懂細胞簡訊的風險。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預報,鳳凰颱風未來數日將朝北北西方向接近台灣,不排除於下週三前後影響東部陸地。若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東部與山區24小時雨量恐超過800毫米。氣象署提醒花東地區應嚴防豪雨與土石流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