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15:57
颱風麥德姆今天(10/5)近下午3時時,從中國廣東沿海登陸,中國如臨大敵,為防災海南已疏散近20萬人、廣東15萬人,颱風登陸前廣東省吳川市、陽江海陵島等多地出現海水倒灌,海南部分地區同樣海水倒灌。
2025-10-04 16:37
經濟部水利署今(4)日宣布,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後,造成馬太鞍溪下游堤防多處溢堤受損2,860公尺、河道淤積1,000萬立方公尺;災後立即動員所屬14個分署人力及機具投入堤防搶修,並在民間業者皇昌營造、立順瀝清及中興電工即時支援下,已在今天完成臨時土堤的構築,提供初步的防洪保護能力。
2025-10-03 19:43
總統賴清德今(10/3)天下午前往屏東視察恆春東門溪滯洪池,並肯定縣政府推動治水計畫,讓滯洪池發揮顯著效果。他在致詞時表示,各縣市政府在每年雨季來臨前必須全面清理側溝、下水道等,必要時也可運用無人機巡視;另外,從避災、防災到減災,每一個環節都要確實執行,以避免釀成不幸。
2025-10-03 19:21
中秋節3天連假即將到來,交通部依據大數據及AI分析,10月6日收假日將是旅運最高峰,其中高鐵2023年中秋節假期收假日旅客量達33萬8336人次,創歷史單日最高大量,預估今年將會刷新紀錄,最高達35萬1000人次,交通部長陳世凱今(10/3)日表示,已備妥「運具聯防機制」與相關應變措施。
2025-10-03 18:44
強颱樺加沙颱風導致花蓮堰塞湖溢流重大災害,也暴露出各部會面對複合性災害時,缺乏迅速整合的缺失,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10/03)被立委李坤城問到,是否思考仿效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成立台灣自己的防災總署,來應對層出不窮的複合型。卓榮泰表示,這次突然間發生堰塞湖溢流是過去少見的,「可以檢討我們的疏失,但是我們不能暴露我們的缺點。」,各單位要馬上研究這次災害防救中需要加強的部分,「缺點要馬上即時的改正回來。」至於是否研議成立防災總署,組成一個更有效率的專責機構,「我想也是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我們做這樣的努力。」
2025-10-03 10:02
麗寶新藥於9月底受邀赴日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公司核心開發中藥物 LIB-101(rIL-12)在治療「急性輻射症候群」上的突破性成果。在恆河猴的實驗中證實,只需單次低劑量皮下注射即可在無需額外輸血或抗生素支持下顯著提高致命輻射曝露後之存活率,並恢復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該成效獲得日本長谷川有史博士的高度肯定,替未來台日雙方合作,奠下良好基礎。
2025-10-02 14:49
民進黨選對會昨天召開會議,會議中各成員盤點22縣市潛在人選,並拍板徵召區(台北、新北、台中等)採用「遺珠條款」,開放有意爭取提名者報名,前台北市黨部主委、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傳出有意參選台北市長。對此,吳怡農今(10/2)天透過聲明證實消息,並表示台灣社會需要翻過烏煙瘴氣政治的一頁,不過他也認為,以台北市的情況來看,沒有必要急著啟動選舉,建議選對會再斟酌。
2025-10-02 12:33
9月樺加沙強颱的外圍環流為東部帶來豪雨,以致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重創光復鄉。災難發生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1日受訪說明,經評估目前沒有立即危險,但只要颱風大豪雨、5級弱的地震就有可能會有第二次堰塞湖發生。他提醒,接下來要面對的不只是處理堰塞湖,政府加強防災意識,協助災民重建生活、工作、上學,並防範災後憂鬱症與自殺潮發生。
2025-10-02 12:01
颱風樺加沙襲台,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10/2)天指控,環境部環管署長顏旭明在花蓮堰塞湖釀災期間,還跟民間廠商在歐洲參訪,質疑有圖利嫌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回應,救災不要口水,需要各界齊心努力。另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批評,中央荒腔走板的撤離,是天災變人禍的關鍵,鍾佳濱表示,這就是就是最典型的仇恨代表,因為個人失言而要轉移焦點,去追究別人的責任。
2025-10-01 14:3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造成重大傷亡,中央與地方互相指責,行政院昨更揚言將究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公開聲援花蓮縣府與縣長徐榛蔚「受到非常多委屈」,除要救災、慰問災民,還要闢謠,每天面對非常多的口水攻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