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0:28
有關媒體報導「台灣新生兒每年夭折600名」,衛福部昨(17)日晚間澄清,過去三年「未滿4週新生兒」每千活產死亡率均為2.8人,呈持平趨勢。提供數據的公關業者今(19)日進一步說明,所謂「600名」是依據近年國人死因統計,計算「1歲以下嬰兒」死亡數的平均值,約為604人。
2025-09-17 16:13
台灣之光!臺北榮總領先全球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今(17)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膠質細胞是造成視網膜結構受損與視覺惡化的關鍵角色。醫師強調,黃斑部皺褶應及早介入治療,並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看東西扭曲變形」的症狀。
2025-09-16 16:25
據南韓媒體今天(9/16)報導,南韓今年8月感染創傷弧菌的病例,較前一個月激增7倍,今年的致死率已達到42%,據悉,感染創傷弧菌的主因,就是吃到不乾淨的海鮮,專家建議,海鮮還是煮過再吃,對人體較安全。
2025-09-16 14:19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09-08 11:24
出生僅兩天就被確診聽力損失,小立的父母一度陷入驚慌與不安,但在醫師指引下遵循「1316原則」,及早為孩子戴上助聽器並展開聽語療育,終於迎來第一次聽見聲音、睜大眼睛微笑的感動瞬間。國民健康署提醒,聽力是語言發展的起點,家長務必把握黃金期,讓孩子有機會與同齡同伴同步學習、快樂成長。
2025-09-03 14:07
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家族有肺腺癌病史,多年前檢查發現肺部多達20顆結節,每年需定期檢查追蹤。今(3日)在臉書透露90歲大阿姨因肺癌復發病逝,也說母親的三位姊妹,過世原因幾乎都與肺癌有關。她也提醒家族有肺腺癌病史的網友,花5百多元就能夠低劑量斷層檢查,提早發現就能盡早治療,希望大家不要輕忽。
2025-08-29 14:52
在台灣,肺球黴菌症屬境外移入疾病,以往病例相當罕見,2000至2020年間僅出現1例,惟自2020年以來已累計13例。疾管署今(29)日表示,國內境外移入病例數有增加趨勢,呼籲曾至流行地區活動的民眾,若返台後出現疑似症狀,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活動史。
2025-08-28 15:21
七夕情人節前夕,台中一名23歲花美男到醫院泌尿科看診,他害羞地根據醫師指示脫下褲子檢查,醫師一看大驚,花美男的生殖器化膿「幾乎爛一半」,化驗確認是真菌與細菌感染,幸好沒染性病;追問下得知,花美男交了7個女朋友,每次愛愛皆不戴套,認為那是男性恥辱的行為,錯誤的觀念讓醫師嘆為觀止。
2025-08-18 15:31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已不再只是季節性病毒,而是可能引爆重症、癱瘓家庭的「難預測健康風險」。隨著高齡與共病人口逐年上升,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8)日舉辦流感衛教記者會,出席記者會的柔道國手楊勇緯也透露曾在比賽途中因病喘不過氣,提醒民眾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關注並及早就醫。
2025-08-15 12:11
近期鋰電池工廠爆炸造成逾百億元財損,引發產業鏈對防災意識的高度關注。中保科技(中保科)昨(14)指出,隨著鋰電產品與高科技製造場域普及,防災觀念必須翻轉,結合 AI 預警系統與「24 小時連線防火毯」可望成為新一代防災標準。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