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成功舉辦世足賽路透社
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已經決定,2032年奧運由澳洲接手,爭取2036年奧運的國家也陸續浮出檯面,包括中東卡達,以及南亞印度,有機會正面交鋒。
中東卡達已經多次舉辦大型的綜合運動會,爭取奧運已經成為該國的重要目標,去年7月卡達再次啟動申辦2036奧運計畫,根據官方說法,95%符合奧運賽事標準的場館已建設完成,過去卡達承辦FIFA世界盃、世界游泳錦標賽、世界田徑賽,以及2006年與2030年亞運,舉辦奧運的能力已獲得多國認可。
國際媒體分析,儘管卡達國力與財力獲得認證,但陸續爆發的外籍勞工死亡,以及LGBTQ+社群和女性爭議,都與奧運標榜的尊嚴與和平核心價值有所違背。
至於全球人口最多的印度,過去鮮少有大型國際運動賽事經驗,但已爭取到世界田徑總會主席寇爾(Sebastian Coe)的支持,而寇爾擁有印度血統,讓印度爭奪奧運主辦權有了多一分的勝算,2036奧運主辦權,將於2028洛杉磯奧運期間決定。
事實上,印度體壇實力在國際評價並不高,另外包括國家奧會與協會內部治理矛盾、運動員使用禁藥比例高以及運動員待遇等問題,凸顯印度爭取奧運需要更多的內部團結與共識,為了培植印度運動競爭力,今年印度宣布,將選出奧運相關運動的3000名選手,提供每月5萬盧比(約1.7萬台幣)的補助,藉此提升國際運動成績表現。
根據奧運主辦權各大洲輪辦的不成文約定,在法國巴黎、美國洛杉磯、澳洲布里斯本後,回到中東、中亞似乎是合理的推論,而除了卡達與印度外,土耳其、印尼、匈牙利與德國也表達申辦意願,整體分析而言,仍以卡達和印度機會較佳。
超過奧運百年歷史中,夏季奧運曾4度於亞洲城市舉辦,分別為東京(1964與2020)、首爾(1988)、北京(2008),無論是卡達或印度申辦成功,歐美城市多次舉辦奧運的現象,有機會讓申辦奧運變得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