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台灣姊妹會公布首份《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報告》。南洋台灣姊妹會提供
台灣淪為「詐騙之島」,南洋台灣姊妹會發布全台首份《在台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調查報告》,揭露全台約三成移民工曾遭遇工作仲介詐騙。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吳靜如近期才接獲一名移工慘遭詐騙7萬元台幣,但報案仍無法追回金流。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指出,也曾有一位移工原以為應徵到工廠上班,結果被誘騙拐去養雞場,警方救人過程宛如警匪片真實上演。
南洋姐妹會移工詐騙調查報告記者會。黃怡菁攝
南洋台灣姊妹會耗時一年完成全台首份《移民/工詐騙之制度性風險報告》,揭露政府反詐盲區。截自2025年6月,台灣的移民移工人口估計超過145萬人,其中婚姻移民約61萬人,移工84萬人,接近總人口的6.3% 。南洋台灣姊妹會認為,政府近年積極全民打詐,但仍有政策盲區,忽視語言協助、通報機制,移民工、留學生得面對資訊落差、法律不對等與語言障礙等結構性困境。
該報告顯示,約有30%受訪者,曾經遭遇詐騙情形,詐騙方以「轉職」、「代辦合法文件」、「引介高薪工作」等話術為餌收取數萬元費用,「詐乾」飄洋過海來台的東南亞人士。
進一步分析詐騙類型,32.5%為朋友或家人的銀行帳號被盜用,進一步向受害者借錢或要求匯款;28%為工作詐騙,假仲介或捏造虛構工作職缺,移工支付高額手續費後,卻發現根本無工作可做。
南洋姐妹會移工詐騙調查報告記者會。黃怡菁攝
調查報告中,位在高雄的受訪者印尼漁工Muhammad指出,詐騙者知道他在海上沒wifi網路,於是冒用他的照片和名字,開了社群假帳號,傳訊息給親友說他出事、需要錢,等他靠岸時,才發現家人早就受騙!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吳靜如則舉例,該協會近期才協助一位受騙移工報案,該移工為牽線越南親友來台工作,找上業界裡的工作仲介「牛頭」,「牛頭」捏造假的居留證件,欺騙移工有職缺可介紹,卻不斷要求受害者匯款,該移工陸續匯了台幣7萬塊左右,才驚覺遭到詐騙。受害移工找上TIWA協助,吳靜如陪同到警局報案,但金流都已匯往越南,無望追回。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也碰過有移工的工作詐騙過程宛如KK園區翻版,該移工原以為自己應徵到廠工,不料,仲介將他人載走後,路程越來越偏僻,最後被載到養雞場,該移工不願服從,還被慘打一頓。幸好當下移工身上有手機,不斷傳訊息給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的印尼翻譯專員求助,後續警方出動救人。汪英達形容,拯救過程諜對諜的刺激情景,宛如警匪片真實上演。
不過,敢勇於向台灣警察求助的移工並非多數,南洋台灣姊妹會執秘周慧盈表示,調查報告顯示當移民工遭到詐騙,33.43%會先試著向朋友或同鄉尋求協助、22.86%向當地的移工或移民團體求救,16.86%嘗試自己解決或忽略,僅13.71%的人才會向警察報警。
周慧盈說,「這體現移民不信任警方,或是認為報警沒有用,如果政府持續將移民移工排除在外,會有更人受害,讓詐騙成為移民工生活常態。」
南洋姊妹會創會成員、政大社工所教授夏曉鵑批評,移民工的詐騙,來自國家製造的「詐騙樂土」,她認為,要解決詐騙問題涉及資訊權、公平勞動條件、勞動政策及求助管道的不完善。
南洋姊妹會提出四項政策建議,包括:強化多語言資訊的傳遞與管道,提升與移民、移工團體的合作,建立友善移工與新住民的檢舉與通報機制,改善脆弱的勞動條件,別將移工又進一步推向黑市、成為詐騙的待宰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