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月25日)宣布,本土個案居家隔離天數自10天縮短為「3+4」,即3天「在家」一人一室隔離、4天自主健康管理,只要快篩陰性,即可出門工作、採購生活必需品,但不得到校上課。新政策自明日起上路,且即日起實施「重點疫調」,確診者足跡原則上不再公布。而目前已居隔超過3天者,自27日開始解決隔離。
指揮官陳時中說明,「3+4」新政策中,前三天自最後接觸日起算,需完成3天居家隔離,且以一人一室為原則,期間不得外出。第四天起,只要當日快篩陰性即可出門,可採買生活必需品或上班,但需全程配戴口罩,且不得前往聚餐、聚會、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的場域或餐廳用餐。
但若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佩戴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採檢,倘若採檢地點較近,亦可步行前往,無須透過衛生單位,或依地方政府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辦理。
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安排1次快篩,如為快篩陽性則以PCR確認;隔離期間有症狀及第3天(或期滿)進行快篩,陽性者持續隔離,陰性者進行4天自主防疫,第7天快篩陰性解除自主防疫。
至於自主防疫期間能否到校上課?陳時中指出,因為專家會議認為風險相對高,因此自主防疫期間,還是不到學校上課為原則,其餘基本行動自由都是有的。
另,「3+4」新政策僅限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不適用,未來將漸次放鬆相關措施,但目前還是要嚴密監測國外變異株發展,因此國外入境者居家檢疫仍維持「10+7」。
陳時中同時也宣布,即日起確診者足跡不再公布;且各地方政府實施「重點疫調」。未來將以衛生局為樞紐,確診個案採「自主回報」密切接觸者,即為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前2天起曾接觸的同住親友、同班同學、辦公室九宮格同事,以電子方式填單後回報衛生局。衛生局匡列學校、機關、公司,先由防疫長或負責人先行造冊,再由衛生局以雙向方式開立電子居隔單,再進行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
此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使用家用快篩陽性,出現中重症「警示症狀」,才需到急診緊急就醫。而無症狀或輕症民眾,若快篩陽性可多利用社區篩檢站,不要擠急診而影響真正需要急診就醫民眾的權益,也可避免導致在急診有交叉感染情形發生。
陳時中坦言,現有指數指向未來的疫情規模會越來越大,適時的簡化是可以考慮。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建議直接以「快篩」取代居隔,陳時中則說,若不再居隔,進入社區的確診者會相對多,對社區安全衝擊太大,專家們也認為現階段一次全部放鬆,疫情成長過快,將增加社會壓力,因此目前「3+4」是較適宜方式,未來再視疫情及「3+4」成果調整,總之是逐步往寬鬆方向走。
不過,也有民眾認為居隔天數自10天減為3天反而太快了。對此,陳時中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病毒潛伏期平均2.9至3.1天,因此居隔3天已經可以排除大部分傳染力;直到第四天快篩陰性時已能達80%被排除,且未來是每天快篩被排除可能性大增。陳時中舉例,新加坡也是採居隔3天、即72小時驗陰後即可出門。
另外,陳時中也強調,從10天強制隔離到3天,生活照顧、生活關懷的強度可以減少三成之多,衛生單位就能將心力及人力轉移至醫療層面及居家照顧,讓資源更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