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男朋友跟我又吵架了,我們真的適合彼此嗎?」
「請問觀世音菩薩,我最近拿到新工作錄取通知,該去嗎?」
普天宮道場和其他宮廟相同,經常接到信眾詢問各種關於工作、感情、家庭的疑難雜症,道場主持人黃霈妮(妮姊)的角色就像一座橋樑,或被戲稱是「神明翻譯機」;她在接受問事時會端坐桌前,在心中默念信徒的疑問,接收來自菩薩的指示,再用信徒能接受的方式轉述出來。
在2017上半年,接連兩部台灣電視劇不謀而合的選擇以宮廟文化融入劇本,無論是帶天命救世的「通靈少女」謝雅真,或者那個猶豫是否接下乩童職位的大男孩鄭花甲,都成功帶起網路鄉民的熱烈討論。
在這波社群討論風潮的背後,宮廟文化、或者說民間信仰,在年輕人的日常中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呢?早在今年年初,網路上曾流傳幾張照片,主角是一名回眸凝視的短髮少女,照片呈現沙龍寫真風格,搭配不落俗套的文案:
「順著風傳入耳底,是火、是冰,又如化不開的蜜糖,沾裹亂紛紛的心。」
細看之下,你才發現這是一間宗教會所的廣告文宣--照片中的模特兒吳嘉芬,同時也是負責「普天宮道場」粉絲團經營的編輯;究竟她接觸信仰、進而參與其中的契機是什麼呢?
嘉芬回顧求學生涯沒有太多的起伏變化,一路平順升學,但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對未來抱著些許迷惘,究竟念到大學畢業,應該從事哪一行?其實心裡沒有明確答案;在朋友鼓勵之下,覺得自己在文字工作上有值得挖掘的潛力,於是踏上了平面編輯之路。
家中是傳統信仰,對燒金祈福、舉香拜拜習以為常,但並未和宮廟有深入接觸。接觸到普天宮是來自母親的機緣,母親在道場設立於新莊的時期就曾前往問事,後來嘉芬碰上職場轉換,心中困惑的時候,也跟著向觀世音菩薩請求指引。
嘉芬說:「我最常問的是工作上的事情,有時候觀音聽多了,就會反問我:『那你想要的是什麼?』我就突然之間說不出話。我覺得很特別的是,祂不會一直指導你要這麼做、要那麼做,人往往有依賴性,一旦得到答案,就放棄了自己思考。」
最近嘉芬問事的頻率降低不少,她認為:「後來我發現,很多時候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我們內心,我們有沒有認真面對自己的問題。」
吳嘉芬雖然大學就讀資訊傳播系,但從事的是平面雜誌、書刊編輯工作,志願協助普天宮道場的管理臉書頁面,是她頭一遭嘗試擔任網路社群編輯。
那張在網路上爆紅的沙龍照,其實是她和朋友一次偶然的發想,當時嘉芬在普天宮問事過幾次,和宮主妮姊除了宗教上的諮詢關係,私下也是好友,兩人就直接了當討論起這個創意嘗試,妮姊說:「不然問觀音菩薩看看?」而觀音就這麼同意了。
編輯工作從平面轉換到網路,嘉芬沒有遇到太多阻礙,「可能因為我也是常使用網路的年輕人吧?」她笑著說。她最在意的不是載體的轉變,而是在臉書貼文中到底想要傳達什麼樣的理念。撰寫文案之初她就確定:宗教是和生活結合的。
嘉芬強調:「你要先觀察自己的生活,找出讓你煩惱的核心,而非一遇到困難就無條件的求助觀音菩薩。我們不鼓勵一味相信而不獨立思考。」這讓我想起佛教也有類似的觀念,在《大乘密嚴經》中有言:「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佛陀鼓勵聆聽講道的聽眾要多多觀想講者說的話,就像冶煉金屬一樣反覆推敲,不能因為你尊敬講者就全然接受祂的說法。儘管民間信仰和大乘佛教各自有其發展體系,某些巧合相似處也讓人驚喜。
基於本身的成長經驗,嘉芬在貼文中也常活用職場對話、感情困擾等案例,陪伴粉絲團讀者一起走過修行成長的過程。
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生活,和民間信仰習俗的距離是近還是遠?這是我很好奇的事。如果單從「拿香祭拜」這個行為去評斷可能有失偏頗,很多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跟著家中長輩行禮如儀;同樣的,「沒有拿香」也未必是無神論者或其他宗教,可能是「心香取代線香」的支持者。
嘉芬觀察:「我覺得周遭的年輕人參與民間信仰上(祭改、補運、批流年等)比較被動,常常是在家人或親友的提醒後,才知道原來「宮廟就在我身邊」。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有二,一種是不知道哪裡有宮廟,另外一種是認為『那些服務應該只有名山大廟才有提供吧』。」
前述現象或許受到社群媒體影響,嘉芬最近感受到越來越多青年透過網路得知道場資訊,大家會口耳相傳、找尋和自己頻率相近的宮廟會所。
普天宮道場 Putian Temple
「問事」在普天宮道場提供服務中的熱門項目,其中又以「工作求職」是問題大宗,年輕信徒、特別是應屆畢業生經常對此感到困惑。吳嘉芬印象深刻的是,曾遇到某位即將實習的醫學系學生,在前來求助的時候神情非常低迷,不像個準醫師,反倒像個病人。儘管他從事的可能是社會上人人稱羨的職業,可是極度缺乏自信,擔心自己的醫療專業有所不足。觀音的回答大意是:「你如果確定要走這條路,現在專業知識的不足並不代表你一輩子都不足,只要你持續學習下去,就能提供患者需要的醫療協助。」
嘉芬分享另一個常問的問題是「出門玩樂」,以她自己為例,碰上需要在外住宿,或者出國旅行,都會和菩薩請示平安。她強調:「不管是什麼時候,你自己出門在外都要小心,你不能覺得說:『今天問過神明一切平安』,我就騎車超速、開車酒駕,這樣發生事故難道要怪神明嗎?」有時候跟神明稟報就是求個心安,有些人家中有拜公媽,出遠門前也會和祖先報告,或者到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上個香,心安了自然可以避開一些無謂的風險。
整體來說,問事的內容都與常民生活密不可分,真正討論形而上層次「生命的意義」、「我該如何修行」的提問反而罕見。
有一個問題,在不同信仰的信徒,或無神論者之間經常會聊到:神明是怎麼和信眾之間溝通?
電影《鋼鐵英雄》裡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主角戴斯蒙(Desmond T. Doss)是個因為宗教信仰而拒絕攜帶槍枝和殺人的士兵,長官對他冷嘲熱諷,甚至說:「你說你不願意拿槍,是上帝告訴你的嗎?是有個聲音在耳朵旁邊說『嘿,你不要拿槍』嗎?」
當嘉芬被問到:「你是怎麼感受與觀音之間的溝通」時,她表示主要透過宮主,並笑稱:「妮姊就像是神明翻譯機吧!」這種形式普遍存在於台灣當前的宮廟信仰中,無論是乩童、鸞生、桌頭、尪姨等不同的職務名稱,都是在擔任人與另一個空間的溝通橋梁。
人們遇到法律問題可能會求助律師、司法官朋友,身體不適詢問周遭的醫師、護理師,心中遇到過不去的關卡時,宗教信仰或者心理諮商則成為抒發情緒的出口。
在問事工作時,嘉芬信賴妮姊經營宮廟的專業,拿掉宮主與信眾的身分後,他們兩人的相處就和熟識已久的朋友沒兩樣,會互相分享生活大小事,吐槽自己的男友或老公,關心彼此的家庭長輩--嘉芬可說是用最真實的行動,替自己的宗教觀下了一個註腳:「宗教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真正的修行在於你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你的愛情、工作、家庭、健康、人際都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