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立第二戰研所|瑞莎無酬在龍潭區培養選手,帶來的資源足夠打破既有體系

    2021-04-30 20:07 / 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歸化我國的瑞莎,被網路黑函指控帳目問題,引發軒然大波,毫不意外的多數網友指責現有的教練體系,部分向上延燒到各協會與體育機關。



    確實,除了瑞莎以外,投入身家在基層體育的教練不少,只是新聞鮮少注意。我們的基層體育也的確不能只靠一個瑞莎,但要怎麼去做?




    圖片
    瑞莎近日被網友質疑,認為她收割台灣韻律體操界的功勞。(圖片來源/翻攝自瑞莎臉書)




    桃園龍潭區中產階級的轉移,正好作為此次事件爆發的導火線



    此次黑函事件的發生地點在桃園龍潭區,正巧筆者對南桃頗有認識,可以提供各位一點資訊。



    武漢國中位在804醫院附近,屬於傳統的眷村區,以往的學生都要前往龍潭國中就讀,後來因應人口增加後新設的學校。校地頗大,但桃園欠缺教育資源,活動中心直到2017年才蓋好,新的場地與設施,會被選為體育基地也是很合理的。



    有人痛斥,桃園市長鄭文燦給300萬,應該要用在發展韻律體操很久的龍潭國中,或是武漢國小,怎麼會拿去武漢國中?拜託,300萬看來很多,但要用在體育活動上,當然是新設施比較好用。龍潭國中光是要修繕體育館,還不如重蓋一個比較好,但如果桃園有這麼多錢,武漢國中的活動中心就不會拖到2017年了。



    總之,龍潭區可以當作台灣很多郊區的縮影,以龍潭來說,過去升學主力多集中在石門國中,因為石門是為了中科院設立的學校,教師與學生素質俱佳。近10多年中科院附近社區人口老化,新興社區蓋在交流道附近,龍潭國中與武漢國中的學區,開始出現雙北、新竹等白領階級進駐。



    中產階級的轉移,在這幾間學校的體育班都看的出來,而這正好可以作為此次事件爆發的導火線。



    來自體操大國、還找奧運獎牌得主來訓練,這種陣容在台灣上哪找?



    龍潭區的體育班,往往都是不讀書的人去的,學生上課態度不佳,訓練威權化,之所以會有全國性的體育佳績,其實是犧牲正常課業而來。但要說不這樣就沒辦法練出成果也是誇大其辭,同樣桃園市的桃園、中壢區,就有學校對體育班的要求,是成績不及格者,就算取得全國賽資格也不准參加。



    這完全看校長的企圖心與積極性,沒有道理市區學校可以做到的事情,在郊區卻做不到。但本區家長會送小孩去練體育的,多數本就不在意課業,覺得小孩有事做總比沒有好,學校沒有壓力,何苦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是當學區開始進駐白領階級的家長,狀況就逐漸改變,他們面對體育的態度可不是這樣,並非認為小孩要走體育之路,所以才送進體育班。這些家長的想法,體育除了健體強身外,培養出終身的興趣,這比有沒有拿比賽名次重要得多。



    簡單說,龍潭區面對到的狀況,是10多年以前,會練體育的都是書讀不好,家長也乾脆放牛吃草算了為主的家長。這10幾年卻越來越多,家長是跟在孩子身邊去參加,不僅僅會比較學校體育班的優劣,更會親眼觀察實際活動。



    這種家長的特性,就是當有更優秀的教練,或是更好的訓練環境,自然就是往這邊跑,完全符合市場秩序。今天就算瑞莎收錢,家長一樣會買單,別開玩笑了,來自體操大國烏克蘭,還能找到奧運獎牌得主來訓練,這種陣容在台灣上哪找?



    瑞莎帶來的資源足夠打破既有的體系



    以台北市的白領學區作為例子,家長會勢力強大、身家豐厚,小孩想要參加足球隊、游泳隊,一起出錢請專業國手級教練,完全沒在猶豫的。我們何曾聽過這些學校的體育班,會出現類似的醜聞?誰敢啊,家長一個比一個兇,今天敢亂搞,明天就有議員押著教育局的人去視察。但這些學校能培養體育人才嗎,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瑞莎無酬在龍潭區培養選手,這已經不是擋人財路,根本是斷人生路。原因並不是無酬,而是瑞莎可以帶來源源不絕的金援,不僅僅是他自掏腰包的問題。一個有辦法找到國際級教練,訓練出國際比賽得獎選手,還兼具媒體知名度,他帶來的資源足夠打破既有的體系。



    筆者查了一些紀錄,看起來瑞莎是真的想要培養台灣的第一面奧運獎牌,不然要賺錢的話,他應該在台北市開班,保證賺到流油。而他選擇龍潭,很有可能是這邊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體操基礎,過去10多年體操在全國屢獲佳績,只是顯然沒有闖蕩國際的能力。無酬的理由,很可能是龍潭願意走這條路的學生家庭,還真的沒多少錢。



    這不是自掏腰包,就得要拿贊助,若真讓他訓練出奧運獎牌得主,那不要說龍潭區的體操結構,整個桃園市都會被翻掉。因為有錢的最大,收到上千萬贊助,要幫幾個學生有何困難?



    他還開設「瑞星盃」,這個對舊體制的破壞更大,日後若贊助進來,不僅獎金豐厚,還可以確保有潛力的選手。簡單說,瑞莎的目標成真,台灣體操就是他說話,掌握發錢管道,誰能不聽?



    不趁幼苗未長高前踩死,等到成長為大樹,台灣體壇至少在體操這項,舊體制就崩潰了。



    不重視體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改變要從心態開始



    說實在的,台灣人不重視體育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要改變心態,罵罵體協、黨國老廢物,會有用嗎?筆者是覺得不大可能。直接捐款給願意做的組織,看他的績效決定要不要繼續支持,把這些民間組織養大後再去替換既有的,還比較實際點。



    因為2年前體協改革,已經確定民眾多是鍵盤支持,不然怎麼沒百萬鄉民加入,翻掉整個體協人事?實際上就是沒有,所以才會繼續被把持,而多數人除了罵政府不去做點事之外,什麼也不會做。體協是民間組織,民眾不主動加入,每年花點時間關心,反倒要政府介入,改革會成功才有鬼。



    而要促成體育活動旺盛,絕對不要寄望體育經費擴編,就台灣基層教育界的體育現況,大多數都只是拿去塞不讀書的學生,而不是真的在體育上有天分的潛力股。體育經費增加兩倍撥下去,除了硬體建設,就是多開一些課程,但小圈圈結構不會改變,最後仍然是消化預算,依舊看不到各種XX元年的開花結果。



    別的不說,如果我們真的很在乎基層體育,相信這些基層教練,那麼對中產階級的家長來說,有幾個人是為了走體育之路,甘願把小孩送進體育班的?




    王立第二戰研所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