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說明,早上兩起地震為獨立事件,兩者無關聯。資料照,廖瑞祥攝
今日(10/8)上午7時52分花蓮吉安發生規模5.0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源深度僅6.1公里,上午11時33分花蓮外海又發生規模5.0地震,最大震度3級、震源深度28.9公里。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邱俊達表示,接近中午時的地震推測是因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和稍早發生的地震距離超過70公里,判斷兩者為獨立事件,3天內要留意規模4到4.5餘震。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上午7時52分花蓮縣政府西方6.9公里發生規模5.0地震,地震深度6.1公里,最大震度4級;另今日上午11時33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0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南方68.4公里,地震深度28.9公里,最大震度3級。
邱俊達表示,11時33分的地震位於東部海域,影響區域較小,在東部約有1、2級震度,僅光復鄉剛好過3級門檻;至於早上7時52分的地震,因震度較淺,花蓮市感受明顯,附近鄉鎮達4級震度,光復鄉也有3級。邱俊達說明,2起地震都是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後續3天內也要留意規模4至4.5餘震。
氣象署也指出,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7至8公分速度,不斷往西北擠壓歐亞大陸,並在東部外海隱沒,因此台灣約有70%地震都發生在東部,今早的2起地震都算正常的板塊活動,兩者都是獨立事件,後續可能還會有餘震,但規模都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