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調整多項藥品價格。國民黨今辦記者會籲,新藥價上路應有檢討緩衝期。國民黨提供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為減少健保支出,衛福部健保署公告4月1日起調整多項藥品價格。國民黨今辦記者會籲,新藥價上路應有檢討緩衝期,新政府也不要忽視缺藥與健保藥價制度問題,應增加醫療投資,讓藥價回到正常醫療經濟學,讓民眾可用到高品質藥物。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表示,合理的健保總額才是解決健保困境與藥價、缺藥的根本之道,否則當服務量太多,藥價沒調整,勞務就會打折;而砍藥價將支付標準壓低,藥廠也可能因不敷成本不做,導致醫療經濟活動停止。
此外,黃啟嘉也主張,應將新藥與癌症用藥用另外配額,不要占到既有總額;也應該增加醫療投資,不要因為醫療投資不足,造成整個醫療經濟活動的扭曲。
黃啟嘉說,既然要砍藥價,就要做好藥廠整合,不能醫師到缺藥平台登記後還是缺藥;健保應該擴大投資,讓藥價回到正常的醫療經濟學狀態,讓民眾可以用到高品質的藥物,而不要讓健保品質因預算不足,影響民眾的健康。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發起人沈采穎建議:健保署應就藥品實際使用量,依臨床病人治療需求強度分級降價;對國人有需求,但台灣沒生產或進口的老藥,應比照罕病引入;對因國際原料高漲不敷成本而停產的藥,由政府進口給廠商製造。
此外,沈采穎主張,健保給付應「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醫院為中心」,全面改用成份給付,民眾有自由選擇廠牌,拿到適合自己的藥品權利;取消日劑藥費給付,改實支實付;指示藥應加速退出健保;醫藥分業單軌制,減少藥品浪費。
沈采穎表示,國人一年丟棄藥品量至少136噸,堆疊起來相當於5棟台北101大樓,未來賴政府不應忽視缺藥與健保藥價制度問題;當前健保砍藥價制度沒有考慮實務面,須全面檢討;對藥廠時效將屆藥證,評估是否有繼續製造必要性。
立法盧縣一表示,台灣步入老年化國家,長輩所需藥品也較貴,新藥價上路,診所或私立醫院因成本關係可能停止舊藥,對年長病患影響大,盼新制有檢討緩衝期,之後藥價也不要太頻繁變動,否則若醫院傾向找廉價藥品,也影響患者權利。
組發會社會部主任水雲翔說,4月1日新藥價將上路,有4551項藥品降價,其中九成是老藥,對慢性病用藥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三高患者;而非都會區的大型醫院與藥局不多,若當地沒有藥品,也恐須到都會區才拿得到藥。